穿拉拉裤的小月龄宝宝,正撕开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新缺口_婴童产业网_母婴和婴幼儿产业平台
首页 > 有说 > 滚动

穿拉拉裤的小月龄宝宝,正撕开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新缺口

2025/09/10 16:21      婴童产业网


  导读:“我家老二才6个月已经开始‘跳级’用拉拉裤了,比老大早很多。”在不少母垂平台上,类似的育儿讨论逐渐增多。

  “拉拉裤低龄化”的直观趋势,在数据层面也得到了印证。《2025上半年中国母婴实体店纸尿裤数据洞察》显示,在宝宝12个月左右,宝妈逐渐将腰贴型纸尿裤转为拉拉裤,且转裤型的月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就往年母婴店纸尿裤销售类型占比来看,2023年XL码的拉拉裤占比最高,到了2024年却是L码拉拉裤占比更高。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现在婴童发育成长更快,许多宝宝学会独站和预备行走的月龄时间比传统认知更早,商家原有的尺码建议不再适用;另一方面,双职工家庭占比持续增加,对育儿便捷性提出更高要求,使得这届父母倾向于提前转换使用拉拉裤。

  拉拉裤用户低龄化背后 母婴店与品牌的破局策略

  对于从业者而言,每一次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既意味着挑战,也同样是值得把握的增量机会。

  1、纸尿裤品牌:围绕“低龄化”需求打造品类融合与创新

  细分场景,精准功能突围。拉拉裤用户的低龄化趋势,或将进一步加速品类融合与创新。在细分场景的具体深耕上,品牌可以开发更多创新专用产品,如婴幼儿游泳的专用拉拉裤、融合早教功能的智能拉拉裤、采用植物基成分的环保拉拉裤等。以游泳纸尿裤为例,其主要作用是防水、隔绝细菌微生物,而尺码过大的情况下,更容易使水从宝宝腿沟和腰围处渗入,增加细菌感染风险。如何在产品尺码与贴合性上做到小月龄宝宝也可以无忧使用,是值得品牌研究的破局点。

  研发优化,技术建立壁垒。低龄宝宝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产品需要突破“轻薄无感”与“全方位防漏”的平衡难题,因此品牌研发端可以从三个方向发力:一是芯体技术,当下不少父母为了能睡个整觉,会采用“白天纸尿裤+晚上拉拉裤”方式,自然对芯体的导流性、轻薄感做出更高要求,为此品牌便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优化;二是腰围设计,考虑到宝宝日常学步对于腹部、胯部等关键受力点造成的压迫,尤其是小月龄宝宝对压力的感知更为敏感,产品需要针对腰围、腿围等弹性区域分散压力,达到无痕裸感的效果;三是其他细节优化,如在不同尺码纸尿裤/拉拉裤包装上标注好适配月龄与体型等,降低家长日常选择难度。

  2、母婴店:从 "卖货" 到 "输出育儿解决方案" 的转型路径

  陈列选品,打造多元组合。传统陈列与产品组合很难体现母婴店的专业性,以及对低月龄宝宝的使用适配性。对此,母婴店可以设置“低龄宝宝推荐专区”,将L码及以下不同码数的纸尿裤、拉拉裤相邻摆放。专区陈列除了纸尿裤,也可以搭配婴幼儿湿巾、服饰等其他母婴用品打造“1+1”组合,进一步刺激消费。以婴幼儿服饰为例,由于穿着拉拉裤的学步宝宝在外出时,父母需要为其快速穿脱裤子,因此母婴店可以将小码数拉拉裤与穿脱便捷且不妨碍活动的对应尺寸婴幼儿服饰组合出售,提升客单成交率。

  专业服务,建立信任链接。面对用户习惯的变化,店员需要熟记不同品牌拉拉裤的低龄宝宝适配细节,如针对腿型较粗的小月龄宝宝,推荐腰围弹力较好、包裹性更强的产品;对于容易红屁屁的小月龄宝宝、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家长,则可以推荐具备合适尺寸的特护拉拉裤、植物基拉拉裤等。此外,母婴店可以定期举办育儿沙龙,科普宝宝拉拉裤的穿戴时机、穿戴技巧,以及不同阶段宝宝的需求特点等,从而增强用户信任度与粘性。

  站在行业角度,拉拉裤低龄化不是短期潮流,而是精细化育儿趋势下的必然结果。对品牌来说,针对性的产品研发与场景化营销是核心竞争力;对母婴店而言,场景化体验与专业服务是破局关键。未来,能真正帮助家长解决育儿难题的参与者,才能在这场行业变革中占据主动权。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