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一个月子会所到底该由多少部门管?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姚俭建将把目光瞄准近日刚被曝光的静安高价月子会所婴儿感染事件。“事实上,月子会所这样的经营机构目前还没有监管主体。”姚俭建说。
打着高价位高品质招牌的月子会所,并不让人放心。明显的短板是,缺乏监管主体月子中心或会所的营业登记归工商部门监管,其餐饮部分又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由于不是以医疗机构的名义进行注册,其经营和许可、服务质量都不属于卫生部门的监管范围。
缺乏准入标准、护理人员缺乏资质审查、少数月子中心或会所管理和收费混乱,也常常被人诟病。目前,各类月子中心或会所最低价格二三万元,最高套餐价高达数百万元,价格差距悬殊。
姚俭建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包括月子会所在内的母婴护理服务机构准入标准。需要规范“经营场所、服务人员、技术力量、管理制度、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标准要素。只有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对月子中心或会所的硬件设施、环境、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等提出硬性要求,并且确立行业规范和监管主体,才能对母婴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母婴这一特殊人群,专门为母婴服务的人员应有劳动部门颁发的月嫂证,并需要经过正规的母婴护理培训,内容包括产妇健康指导和护理、新生婴儿日常护理、常见疾病预防、意外事故处理等。从业人员应具备卫生护理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比如“健康咨询师”和“护理师”,都应经过专业的资质训练。
工商管理部门应会同价格管理部门,制定相应合理的收费标准;联合卫生主管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介入母婴月子护理服务机构运行规范和考核标准,工商、医疗卫生相关部门联手,加强对此类机构的监管。鼓励本市卫生部门和医疗机构加强对月子会所等母婴护理服务机构的日常专业技术指导。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