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的成长,您投多少钱都会觉得很值得的。”“别让您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听到太多早教人员这样说,市民王女士忍痛花了6000多元,在去年6月,给孩子报了一家早教班。不过,很快早教中心又打来电话,推销新的课程,同样的课时,价格涨了近3000元。省人大代表李婷提交建议说,早教市场被贴上了“高价”标签,市场发展却很无序,对早教机构的监管也有缺失,导致早教市场混乱。她提议规范我省的早教市场。
三位宝宝妈都为早教烦
凌乱了
带着1岁娃去早教
发现3个月大宝宝已开始上
提起早教,马女士深有体会。宝宝1岁开始,她就琢磨着该给孩子报个早教班了。“我那会找同事咨询时,好多人都说报了,还批评我报得太晚。等确定了一家早教机构后,人家那儿最小的孩子是3个月的娃。哎呀,我家宝宝1岁多才上,我们岂不是落后了?”马女士说,当时真的凌乱了。
在寻找合适的早教机构时,马女士和其他妈妈一样,费尽心思,整整找了快2个月。“现在早教机构太多,我家小区里有,小区门口的广场上也有,单位附近也有,双语早教机构也多。不知道他们怎么知道了我的联系方式,经常短信、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我是一家一家地找,然后对比,因为设置的课程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每节课从80元到380元不等。如果是一对一的服务,差价更大。而且这些早教机构的课时一般都是打包销售,一个学期下来,花费最少的也要四五千,一般都在万元以上。”
伤不起
从6000多元涨到9000多元
早教班半年涨价近3000元
“你家孩子上早教班了吗?”“到底教得咋样?”“有家早教是全英文,我打算去看看。”在华山路某新建小区,每天众多的妈妈们见面,少不了要说些早教的事。
新妈妈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去年六一前,10个月的宝宝还不会爬,她就带着去早教中心看看,结果被早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忽悠”上了早教班,96节课时交了6380元。
按照当时工作人员的介绍,96节课时能上到大概3岁,正好够孩子上幼儿园,不过,从去年圣诞节开始,工作人员又开始推销课时,说是到孩子1岁半以后,一星期两节课,这样一算,不到2岁,课时就全部用光。不过,新出来的价位让她很咋舌,“96节课时7000多元,还不送任何游泳卡之类。”不到半年涨了1000多元,让她觉得难以接受。
不过,昨日她再次从该早教中心得知,元旦后价位又涨了,96节课时已经涨到9080元。
“这是让孩子来上课呢,还是坐过山车?”王女士经过一番思虑后决定:上完所有课程就换家早教中心,或者直接不再上任何早教班。不过,看到孩子在早教中心每次上课开开心心跳舞、做游戏,她又有些不忍心。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她,平时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做游戏,跳舞更是一窍不通,工作繁忙也没时间去自学,保姆和亲人也都不会,“说白了,没想让孩子去学习知识,就是想让孩子玩得开心点。”
吃不消
全英语早教
大人都累得受不了
市民赵女士,儿子刚刚过了2岁生日,对于早教,夫妻俩做了充足的调查,每次有早教机构做免费听课活动,赵女士都尽量抽空去上节课。
在去年的3月份,赵女士给儿子在陇海路一家早教机构购买了48个课时,虽然该早教机构号称几个月到3岁的宝宝都可以上,但她还是认为该机构只适合1岁半之前的小宝宝上,因为场地活动很有限,孩子大了根本就玩不开。
去年10月份,中原路一家早教机构来小区做宣传,赵女士就去上了节体验课:“全英文游戏,然后是唱歌、还有看动画。”40分钟内,孩子要穿插各种角色,跟着上了一节课,她一个大人都觉得累得受不了,孩子更是难以理解。在家长的建议下,老师又把英语教学改成了双语教学,犹豫再三,她还是没有报名,“不能拔苗助长。”她认为,所谓双语、全英文,家长真的需要自己去亲自体验才知道效果。
不过,在该早教报名的林女士却认为孩子很小就要出国,接触下英语培养孩子的语感很重要。
部门说法
早教价格全靠市场调节
教育部门没有专门处室管理
同样的课时,半年涨了近3000元,物价部门能管管不?
昨日下午,记者咨询了市物价局综合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对于早教市场的价位,政府没有指导价,实行市场调节价,就是早教机构根据自身成本等自行制定价格,也不需要向物价部门备案。
随后,记者联系到郑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日益风行,早教机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可国家的相关法规中并没有任何一条对何为“早教”做出明确定义,在监管上也存在一定的空白。因此,在市、区的教育部门,都对早教机构不进行审批。而早教中心如将场地出租给老师上课,那么就属于开办培训机构。目前,教育部门只对全日制的幼儿园或做文化补习、艺术课等的民办培训机构进行审批。而培训机构在拿到了教育部门出具的办学许可后,才能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目前早教中心在市教育局没有相关的处室进行管理,而早教机构如果以公司名义开办的是在工商局注册,以教育机构形式开办的是在所在区的教育部门进行注册。”
代表建议
不能光贵,还得规范有序
“光贵肯定不行,必须得规范这个市场,鱼目混珠的机构太多了。”对早教市场,省人大代表、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婷提出了《关于规范我省早教市场管理的建议》。
为啥要提出这个建议?
李婷也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对早教和午托,她也进行了多方的调查。李婷说,现在很多的家长很注重早教,所以催生了早教市场,这个市场主要是针对0到3岁幼儿的,对他们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情商训练等。但是早教事业缺乏法律、政策支持引导。目前,《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学前教育的指导规划仅限于幼儿园阶段,对0~3周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未提及,与家长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日趋重视现状不相适应。
在课程安排上,很多早教机构对0~3岁的孩子就开始设置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甚至在早教阶段,就设置数学、英语等课程,而3~6岁的上幼儿园的孩子则开始学习小学的课程,“整个教育就是拔苗助长”。
另外,早教行业缺乏具体的行业标准。目前,早教机构以商业化经营的模式容易带来市场趋利行为,从而背离教育的科学性,无法很好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容易给婴幼儿带来负面效应。
“其实孩子0到3岁就是玩的阶段,家长就是不知道咋玩。”如何玩?谁来教家长和孩子玩?李婷说,除了规范早教市场,问题解决的答案还在社区,政府应该出资购买这项服务,由专业的社会组织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