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 > 新闻

婴幼儿食品无处不添 部分配方奶粉含左旋肉碱

2012/07/18 09:47     


  昨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5月份进境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此次公布的157批次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中,台湾地区的饼干和新世界产区的红酒问题较为集中。台湾地区不合格饼干共有10批次,其中3个批次的Aji牌柠檬味、甜橙味夹心饼干被检出柠檬黄超标。13批次来自西班牙、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智利等国的红酒被检出不合格,其中来自美国、智利、阿根廷等新世界产区的不合格红酒达5批次,主要问题集中在铜超标。

  质检总局强调,所有公布的有问题的食品、化妆品都已被依法作出了退货、销毁等处理,不合格批次的产品未在境内市场销售。

  10吨洋奶粉标签不合格

  检验检疫部门对进境奶粉的检验仍然严格,此次共公布8批次婴幼儿奶粉不合格。其中,德国产的泓乐幼儿配方奶粉(1段、2段、3段)以及泓乐较大婴儿配方羊奶粉由于标签不合格被销毁,总量达9.63吨。新西兰产的3批次可益多幼儿配方奶粉、婴儿配方奶粉以及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同样由于标签不合格而被检验检疫部门销毁。

  对于日本地震灾区生产的食品,检验检疫部门同样严格要求,避免了有害元素混入进境食品。

  台湾地区22批次食品不合格

  饼干柠檬黄超标、花生竹炭黑色素超标、果蔬饮料菌落超标,台湾地区进境的不合格食品共22批次,成为了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的集中产地。产自台湾地区的3批次Aji牌柠檬味、甜橙味夹心饼干在深圳进境时被检出柠檬黄超标,已被当地检验检疫部门做出了退货处理。据悉,这3批问题饼干由富裕顺企业有限公司生产,总重量达582公斤。

  据了解,柠檬黄会给人身体带来严重危害,儿童食用柠檬黄会导致智商下降,成人食用则可导致偏头痛、视觉模糊、哮喘等症状。近日,随着贝因美“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违规添加猪骨粉事件的曝光,婴幼儿食品添加剂问题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事实上,包括辅食、奶粉在内的婴幼儿食品被指添加剂违规已不是第一次。频频“添乱”的添加剂令本就处于风口浪尖的婴幼儿食品行业,更加令人担忧。

  婴幼儿食品无处不“添加”

  “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事件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是因为其中添加猪骨粉。根据贝因美公司发布的公告,有消费者购买该“紫菜骨粉高钙营养米粉”后,发现其中添加了猪骨粉,通过对照国家相关标准,猪骨粉并未列入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范围,遂提起上诉,最终法院判决该公司退还消费者货款。该公司已于今年4月14日停止生产该产品。

  事实上,不仅仅是猪骨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场在售的婴幼儿米粉中,纯正原味的很少,通常都是添加某些鱼类、肝脏类和肉类的强化米粉。

  7月12日,记者在省城文化西路一家大型超市发现,婴幼儿食品概念繁多,仅米粉产品就有肉蔬菜米粉、鱼肉蔬菜米粉、鸡肉蔬菜米粉、黑米红枣米粉、强化铁锌钙米粉等,而这些米粉产品外包装的配料表中明确注明添加有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和泛酸钙等。正在为孩子选购食品的刘女士表示,自己经常为买哪一种食品头疼,概念实在太多,很多家长都摸不着头脑,“就拿米粉来说吧,比对外包装的营养成分和配料表就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作为婴幼儿主食之一的宝宝面条也是添加剂的大户。某知名品牌的黑芝麻营养面条,把“15种以上营养直接揉入面体”作为噱头吸引家长购买,碳酸钙、各类维生素等十几种成分都在“营养”范围内。不少品牌甚至直接将产品冠之“钙铁锌儿童面条”,其中的添加成分都在十种以上。

  此外,作为婴幼儿日常食用的配方奶粉中同样含有种类繁多的添加剂。记者调查发现,不少配方奶粉成分表甚至有些“吓人”,其中竟含有当前大热的减肥成分——左旋肉碱。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1段奶粉还是2段、3段奶粉,其中各类添加的成分都多达几十种,其中大都添加有维生素E、维生素B、维生素B和泛酸、叶酸、钙、铁、锌等。

  部分添加剂国家有限制

  从名称上看,婴幼儿食品中添加的各种成分都是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但是不是含量越多越好,种类越多营养越丰富呢?国家对此有没有相关标准和规定?

  记者调查证实,我国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针对婴幼儿营养强化剂的品种、使用量、化合物来源等作出了特别规定,其中特别针对众多奶粉企业偏爱宣传添加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做出了上限限制,规定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包括调味乳粉和调味奶油粉)(仅限儿童配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必须≤0.5%。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品牌奶粉依旧热衷在外包装上标注和强调其中富含DHA,至于奶粉中的DHA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却并未明确注明。

  在调查中,记者还发现,争议颇多的麦芽糊精仍出现在很多品牌奶粉的配料表中。此前有媒体曾曝光配方奶粉中的添加成分麦芽糊精无营养且成本低廉,不过记者发现,这一成分并没有因此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消失。

  不久前,卫生部发布的信息要求,自今年9月1日起,婴幼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仍有部分品牌婴幼儿食品中含有牛初乳。

  对此,专家认为,多数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缺乏微量元素,抱着“补总比缺强”的想法,认为婴幼儿食品的各类元素添加越多越好。事实上,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都有一个安全限量,并非越多越好。专家指出,婴幼儿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并不安全,既无法保证多种添加物不会产生化学、物理反应,也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添加一定是有益于儿童生长的。

  厂家借助“添加”抬高价格

  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企业热衷在婴幼儿食品中添加各种成分,其实多是在追逐利益,借此抬高产品价格。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同一品牌的配方奶粉,标注添加了DHA成分的要比普通奶粉每桶价格高出50至80元不等;添加了猪肝等成分的米粉,价格也要比原味的普通米粉贵上几元至十几元。

  专家指出,现在很多商家玩噱头,打出添加骨粉、混合蔬菜、番茄牛肉等概念,而实际上这种添加大都属于盲目添加,只是作为一个卖点来获得更高的售价,并非完全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营养学家则表示,任何营养的摄入都有个度,一旦摄入过量就会打破人体正常的营养平衡链条,何况婴幼儿的肝肾和肠道非常脆弱,更易受到侵害。因此,建议家长们尽量为婴幼儿选择纯天然的食品。

  此外,台湾地区生产的明奇蜂蜜沙琪玛、SSY竹炭花生、香辣青豆等休闲食品分别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竹炭黑色素超标、大肠菌落超标,已被检验检疫部门退货或销毁。

  新世界产区红酒铜铁超标

  在5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信息中,不合格的进境葡萄酒达到了14批次,法国、意大利等旧世界产区的红酒主要问题是标签不合格、二氧化硫超标,而美国、阿根廷、智利等新世界产区的红酒不合格问题主要集中在铜、铁等金属元素超标。

  洋浦杏花城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产自西班牙的306吨加尔纳恰玫瑰红葡萄酒检出铁含量超标,被检验检疫部门作出了退货处理,这也是单批次货量最大的不合格葡萄酒。产自阿根廷的卡曼普门多萨巴贝拉红葡萄酒、智利的贝宝卡本尼苏维翁红葡萄酒被检出铜超标,产自美国的KSC庄园-特丽莎系列-西拉红葡萄酒2009被检出二氧化硫超标,均被当地的检验检疫部门作出退货处理。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news#citmt.cn(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