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1日,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及医学部的重要领导来到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会议厅内,湖南省科技厅的杨治平副厅长正在与几名企业家相谈甚欢。据了解,这是国内首次乳制品行业“产学研”战略合作签署仪式。主角除了北大医学部还有近年来大手笔不断的澳优奶粉。主持人介绍,这家企业成立仅9年,但是3岁时销售额过亿、6岁时在香港主板上市、8岁时又并购了荷兰乳业的鼻祖海普诺凯乳业集团。
尽管澳优奶粉发展迅速,但北京大学治学严谨,科研水平走在世界前端。是什么敲开了“百年名校”的学术之门?
“年轻乳企”与“百年名校”同圆研发梦想
在会上,周校长肯定了澳优是一家国际化企业,具备一定的行业领导力。而且婴幼儿乳制品是关系到民族健康、民族未来的事业。因此北大对于双方的合作寄予了殷切的厚望。
基于周校长对此次合作的重视,北大公共卫生学院系主任李勇补充道:澳优奶粉在全球范围内专注于高端婴幼儿食品生产,并拥有国外优质奶源基地。以追求安全、营养、放心奶粉为目标,以高于国家标准来严格保证质量关,成为中央电视台公布的首批未受污染的奶粉厂商之一。正是长期以来公众的信任以及澳优奶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成为牵起“年轻乳企”与“百年名校”的红线。据悉,乳品行业中,像澳优这样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尚属首例,澳优奶粉为什么突然动了与北大医学部共同“研发”的念头?
技术研发是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
据了解,澳优奶粉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国际一流企业通行做法,坚持“微笑曲线”经营战略,对于产业链最具价值环节投入高度重视与精力。就在去年,运作了对荷兰海普诺凯与Lyempf的连环并购,完成了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乳业资源,实现了一种全新的“有机牧场,百年工厂,全球研发,医学验证,全球销售”的商业模式。
整合全球产业链、致力于将世界范围内的优质奶源引入中国市场,是澳优奶粉早在上市时就有的打算。2009年,香港主板上市为澳优国际化之路提供了强大的融资平台澳优曾经在募集资金之初承诺将其中的一部分用于定向投资:集资所得的30%将用于开拓、投资或收购上游产业;5%用于科研投资。所以,当澳优并购了荷兰两大乳企后,深化技术成为其国际化战略的下一步目标。而选择北大医学部,除了看中其业内地位,还希望让澳优的技术更适合中国消费者,澳优奶粉与北大医学部的合作就是国际化战略的一个环节。那么合作后有哪些具体举措呢?
产学研战略合作致力长远
北大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副主任王军波用一组数据强调了合作目标:中国每年新生儿达1700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6个月内婴儿应该食用母乳,而近一半婴儿没有这样的条件,这就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方向研发最接近母乳的婴幼儿奶粉。
澳优奶粉执行董事、行政总裁陈远荣在会上讲道:“澳优和北大医学部的十年战略合作主要是为了搭建国内学院、企业、国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平台,提高中国母婴营养研究水平。
有了共同的目标,澳优奶粉与北大医学部的合作早在2009年就已经开始了,首先针对婴幼儿奶粉渗透压问题进行研究,已经出具相关报告并应用于产品中。下一步将开展超级能力多系列奶粉的临床喂养实验,及羊奶粉临床喂养实验。明年的研究重心将放在剖宫产对婴幼儿的影响及剖宫产奶粉的开发,并且开展新产品Neolac的临床实验。而且未来五年的规划已经初步形成,在创新研究和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还建设孕婴知识数据库、组建澳优北大博士后工作站,同时申报研究国家级重大课题。
澳优奶粉与北大医学部的合作将对行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除此以外,还担负起了倡导科学哺乳、教育市场大众的消费者科普工作。未来将和北大教授共同组成专家团,在全国北京、上海等9大城市,及100多个大中城市开展科“哺”行动,举办系列讲座。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