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 > 新闻

沈医二院减肥超10倍用药 无证医生被调查

2012/03/13 10:01     


沈阳一美容院:超10倍用药 无证“医生”被调查

  沈阳市卫生监督部门突击检查“沈医二院减肥”美容机构,发现其进行无证医疗

  本只是个生活美容院,不但没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还干起了医疗美容的活。

  本来每次只能注射1~2毫升的药,却给患者用20毫升的针管一次注射10支药,超量十余倍。面对卫生监督部门的突击检查,谎言不断,最后被带走接受调查。

  检查美容院无证医疗美容接受调查

  昨日15时许,沈阳市卫生监督所接到关于“‘沈医二院减肥’美容机构违法行医”的举报后,医政监督科科长刘志山带领3位执法人员对该美容机构进行突击检查。

  这个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十三纬路,名叫“沈医二院减肥”的机构接诊室右侧墙壁上贴着一张价目表,其中包括圆脸方脸改瓜子脸(1200~1800元)、微晶瓷隆鼻翘下额(3200元)、玻尿酸填充(2800元)等40项,多数是医疗美容项目。

  执法人员请“张医生”出示《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及她个人应该持有的《医师执业证》和《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但是“张医生”一样都没能拿出来。

  昨日16时许,“张医生”关了店门,被执法人员带走配合进行调查。

  经查,该店并没有取得医疗美容机构的执业许可,原本只是个生活美容院。

  调查美容类“胎盘药物”真品少

  顾客赵丹为了去掉脸上的黄褐斑,硬是忍着剧痛在脸上连续挨了8针,却没有祛斑成功。

  3月5日,当赵丹找到“张医生”理论时,“张医生”告诉赵丹,她用的是用来去掉黄褐斑效果最好的人胎盘素。“张医生”当时理直气壮地说:“虽然这个东西非常贵,但是我给你的用量非常大,用的是20毫升的针管,一次注射10支药,你没有效果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所谓的“人胎盘素”,玻璃瓶上标有字样“人胎盘组织液”。经查,该药品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皮肤科一些慢性炎症,手术后粘连、疤痕挛缩以及气管炎等慢性病。用量:一般每日注射一次,每次1~2毫升。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整形专家介绍,人胎盘素不是特定物品的通用名,而是胎盘类制品(产品)的总称。用于美容的主要是人胎盘多肽注射液,但是目前市场上,这种药物的真品非常少,价格非常贵。据了解瑞士产的这种药品,一支2毫升的就需要6000元左右,所以一般中小型美容院基本上不会使用真品。而一些大型正规整形医院,因为慎重也不使用人胎盘素。

  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的区别:

  美容机构分为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两种,所谓生活美容主要是做人体真皮以上基础护理,涉及到真皮以下(如文眉、做双眼皮、去皱、针灸减肥、隆胸等)的都属于医疗美容范畴。

  沈阳市卫生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医疗美容机构是必须经过卫生监督部门审批准入的。”

  医疗美容机构分为四级:

  一、美容诊所:只能开展一级项目,如去眼袋、文眉等。

  二、医疗美容门诊部:只能开展一、二级项目,包括去皱、抽脂(1000ml~2000ml)等。

  三、美容医院:可以开展一、二、三级项目,包括全颜面皮肤磨削术等。

  四、整形外科医院和设有整形科的三级综合医院:可以开展一、二、三、四级项目(四级项目操作过程复杂,技术难度大)。

  进错美容院有啥危险?染传染病

  沈阳市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科科长刘志山表示,如果市民进入不具备资质的美容机构,其卫生条件和消毒措施大多不合格,所以极易带有细菌传染疾病。“被染上传染病及感染等情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正规的医疗美容机构有卫生部门核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医疗美容的人员具备《医师执业证》和《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证》。

  美容院老板的谎言

  谎言1:看着顾客,愣说是亲戚

  昨日,当执法人员走进美容院诊疗室时,店内的老板“张医生”正在给一位顾客的腰部扎针。顾客说,张医生正在给自己做针灸减肥。

  还没有等执法人员询问,“张医生”就主动开口说:“这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帮着做减肥。”

  但是当执法人员问该顾客姓名时,“张医生”支吾了几次也没说出来。

  谎言2:查处70支针剂,说给自己注射用

  执法人员从店内发现了大量已用和未用的注射器、“面部整形专家”一盒、不知名散装胶囊6大盒、人胎盘组织液70支、大量无标记小瓶液体以及患者减肥登记本。

  对于这些疑似用于做医疗美容的药品和针剂,“张医生”则回应:“我长期失眠,这些都是治疗失眠的,是我自己吃的,自己给自己注射的。”但其中的人胎盘组织液正是“张医生”此前给顾客赵丹注射的药品。

  谎言3:去年夏天就有患者,却说刚开业俩月

  “张医生”对执法人员所称的“自己这个美容店刚刚开业2个月”。

  但是顾客赵丹来此店“祛斑”的时间是去年8月,据此已过七个月。

  沈阳1700家美容院

  仅51家允许做双眼皮

  晨报讯(记者杨晓明)近日,在省消协公布的美容类申诉主要涉及消费陷阱、收费项目不明确、夸大宣传、强制消费等。另外,美容类申诉中预付卡消费申诉较多,多为商家收款后突然关门,单方面毁约等事件。

  昨日,辽宁省美容美发化妆品行业消费协会投诉站与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成立,消费者发现问题可随时举报。

  跨界搞医疗美容将严查

  常去美容院的女士们在美容院做美容美体,顺便弄个拉皮的事儿在美容院里很常见。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美容院开始经营了医疗美容的副业。比如,做美容时,很可能被美容师推荐做文眉、除眼袋、做双眼皮、漂唇等项目,甚至有的美容院直接打广告宣传:本店可做针灸减肥等医疗美容项目。

  据了解,全省范围内,从事美发美容化妆品行业的经营者约6万家。沈阳市5000多家,其中美容院1700多家。而沈阳市正规的美容医疗机构只有51家,其中美容医院4家、医疗美容门诊9家、医疗美容诊所38家。

  省美发美容行业协会会长程利国介绍,没有医疗美容资质的美容院,按照规定是不允许做双眼皮、漂唇等医疗美容的。对此,沈阳将给予严查。

  今年有望出台“美容规范”

  据业内人士透露,美容行业正常的美容利润越来越薄,多数美容院只能开展医学美容项目以获得经营收入来源。而且,多数在写字楼销售化妆品的机构向美容院推销产品的特别多,这些机构根本没有营业执照,美容院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把关。

  省消协消费指导部部长战德勇介绍,由于预付式消费在法律上有空白,所以,当务之急是对预付式消费进行立法规范。今年将出台一个美容美发行业企业经营规范。

  战德勇说,比如提高预付卡发行准入门槛,明确预付卡发行主体,实行源头管理与规划。对于美容院以及美发机构发行的资质和发行程序等重要问题进行详细研究。通过规范行业,督促依法经营者诚信自律,消费维权投诉就会大大降低。

  发现问题可投诉

  辽宁省美容美发投诉站电话:

  25606377(8:30~16:30)

  消费者协会投诉站:12315

  本报热线:024-96128

  美容机构的“走穴医生”更可怕

  沈阳市杏林整形医院的刘院长介绍,目前,医疗美容行业乱象很多,除了一些中小型甚至大型的医疗美容机构“越级”或者无证经营,从事医疗美容的医师不具备医疗美容主诊医生职业资格外,还有“走穴医生”的问题更为可怕。

  现行《执业医师法》和有关文件均规定,医生只能在一个医疗机构注册执业,但是有很多医疗美容机构给患者开展某些手术(例如隆胸)时,外请医生。外请的手术医生或许可以操作手术,但多数并非整形医院的医生,不具备整形医师执业资格,这样会增加手术风险。另外,麻醉医生“走穴”更可怕。因为麻醉医生需要在患者麻醉期间时刻留在身边观察,以便于患者出现意外可及时处理。“走穴医生”是每完成一次手术或者治疗,领完钱便走。

  所以如果患者一旦整形后出现问题,不但找不到人,解决赔偿问题还会受到很大阻力。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