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欲跟风涨价中国乳业待复兴契机
前言:行业舆情综述
亲贝网讯 3月6日消息,三月,从天而降的一场春雪仿佛要告诉人们,冬天还未远离,春天还未完全到来。正如最近的乳业市场一样,依旧是“春寒料峭”。虽然厂家一片涨声不断,却并未引起消费者的太大反响,各地市场也反应平平,与洋奶粉涨价时消费者的强烈反应相比,整个场面略显尴尬。是涨价的国产品牌奶粉市场占有率太低,不足以撼动整个中国乳品市场,还是消费者早已经默许了乳品价格的上涨?或许每一种解释,都不足以让人信服。斯普咨询(iCBO)认为,单纯的价格上涨,并不一定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只有在品质与服务提高的基础上的价格提升,才能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并且长远的利益。
中国乳品行业一周舆情回顾(2月27日-3月4日)(亲贝网配图)
根据斯普舆情监测(iCBO)系统数据显示,中国乳业本周信息达到3万余条,与前几周相比,信息量成阶梯式增长。本周中国乳业的信息量集中在国产奶粉寻求突围、逆势涨价以及由此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企业动态和行业观点上。此外,进口奶粉关税下调、奶粉安全事故仍然是本周消费者所关心的话题。国产乳业打破往昔的沉默,开始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这正是国产乳业在复兴道路上做出的改变之一。国产乳业虽没有洋奶粉那样的魄力与影响力,却在为复兴不断改变。
一、一周行业话题榜
中国乳品行业一周舆情回顾(2月27日-3月4日)(亲贝网配图)
1.国产奶粉逆市涨价求破局:龙年伊始,各品牌奶粉便按捺不住,开始上演“龙抬头”,掀起第一波涨价潮。不过跟以往不同的是,沉寂多年的国产奶粉也有了提价动作。有消息称国产奶粉品牌完达山将在3月21日前,完成对零售渠道完达山奶粉和米粉的提价,提高品牌品质定位。另外,洋奶粉美赞臣也将同期更换新装并升级提价,此消息一出牵动了众多消费者的心。斯普咨询(iCBO)认为,国产奶粉质量并不比洋奶粉差,但价格却差洋奶粉一大截。国产奶粉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想办法树立起产品在消费者心中优质的品牌形象,而不应是急于提高产品价格。
2.龙年生子热潮带火婴幼儿市场:今年的龙年生子热潮带火了婴幼儿市场,国产奶粉调价或许只是婴幼儿产品涨价发令枪的首响。对于“80后”的父母而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理令他们对下一代的花费可谓毫不手软。有统计数据显示,各购物网站近期母婴用品搜索量销售量全面上涨,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婴儿车婴儿床等用品。在近一个月内,一淘网搜索热度上升超过125%,从全国范围看,纸尿裤成交环比增幅93.33%,婴儿床成交环比增幅193.10%。可见,龙年“婴儿潮”已经初现规模。
3.特殊配方奶粉关税:根据最新出炉的《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特殊配方奶粉进口关税将从20%下调到10%。但由于特殊配方奶粉占市场份额极小,关税下调对奶粉企业影响甚微,目前相关的产品并未做出价格调整。特殊配方奶粉关税下调,能够增加特殊配方奶粉的进口,以满足过敏症幼儿的需要。
二、本周主要乳品企业公关活动
中国乳品行业一周舆情回顾(2月27日-3月4日)(亲贝网配图)
1.百名消费者见证伊利“放心牛奶”:为迎接3.15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3月2日上午,伊利集团邀请近百名消费者参观伊利新工业园,见证“放心牛奶”的诞生。今年伦敦奥运会将举办,伊利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唯一指定乳制品。伊利集团旨在通过举办参观活动,让消费者零距离了解“奥运牛奶”的生产过程。此举同时也体现企业诚信经营,敢于接受监督的态度。3.15来临,伊利主动让消费者进入自己的生产车间,参观牛奶的生产过程,展现企业形象和产品质量,给消费者一份安心。
2.完达山现早产纯牛奶:2012年2月18日,以应聘员工的方式进入完达山阳光乳业的中国商报记者发现,该企业的一条盒装纯牛奶生产线上的每盒牛奶和包装箱上印的生产日期都是2012年3月1号,生产日期足足提前了11天。一边是完达山涨价的新闻,一边是完达山早产奶的报道,完达山的涨价之路似乎并不顺畅。对于完达山早产奶“潜规则”的说法,斯普咨询(iCBO)认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应当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标杆,以质量、道德来约束企业行为,而不是顺从于所谓的行业“潜规则”来获得发展。
3.蒙牛职工团购房:2012年年初,为进一步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解决员工后顾之忧,蒙牛计划再为员工建设一个住宅小区,以团购的形式向员工发放。据记者了解,该小区初步规划占地面积100亩,距总部2公里,同时小区将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社区医疗中心、商超等,以方便员工的日常生活。蒙牛致癌事件后大创未愈,复兴之路任重道远,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蒙牛内部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重振辉煌。给职工一个家,一个希望,换回来的必定是家人的齐心合力,风雨与共!
三、行业镜像:奶粉涨价的背后:重建本土品牌任重道远
1.国产奶粉涨价在即
在去年以来洋奶粉一路疯狂的涨价之后,国产奶粉完达山终于按耐不住宣布涨价,奶粉制品进货价格上调10%,市场终端价格将上涨12%以上,本土乳品品牌风行牛奶也将从3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提价,涨幅约为18%。另外,价格坚持了2年没变动的美国品牌美赞臣证实将于3月底更换新装并升级提价,调整幅度或在10%-20%。新一轮的涨价潮正在启动。
2.乳品安全引质疑,洋奶粉趁机入侵
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国产乳品安全事故仍不断出现,整个国产奶业形象每况愈下。特别是婴幼儿奶粉产品对安全问题较为敏感,越来越多的年轻妈妈们一头扎进洋品牌,为的是求心安。“宁愿吃青菜豆腐,也要保证我的孩子能吃上健康的奶粉”,这样的心声,真真切切表达了备受伤害的年轻一代父母们的无奈,毕竟幼嫩的孩子经不起毒奶粉的伤害,伤不起啊。
在这样的现状下,国产品牌奶粉越来越远离信任,洋奶粉充斥了国内主要市场,根据公布的数据,目前在一二线城市洋品牌占有率高达85%,其中五大品牌占60%,三四线城市进口品牌占30%-40%,只有五线市场国产品牌才有九成空间。
在洋奶粉占据多数份额的市场中,自然也掌握了定价的话语权。从2011年初开始,洋奶粉平均每三月提一次价,并且每次提价涨幅都在10%到15%左右,涨价的理由无外乎产品升级、成本上升、更换新包装。但据了解,目前的国际奶源价格并没有大的变动,并且自1月1日起,婴幼儿奶粉关税已经下降,奶粉涨价以成本为由并不成立,实质是利润追逐的想涨就涨。
不过,国产奶粉的涨价相比洋奶粉或站不稳,可能还得面对市场份额被进一步挤兑的风险,尽管国产奶粉的涨价是跟随国外品牌的补涨。或许,本土品牌谋求涨价并不是权宜之策,如何保障产品安全、重获消费者信心和市场,才是上策。
3.建立奶源追溯信息平台,重拾消费者信心
于我国的大多数奶业事故多出在奶源上,建立奶源追溯信息平台成为重建消费者信心的希望。2011年7月,北京出台《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2015年)》,其中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实现全程追溯是重要建设内容之一。而部分国内乳企也已推出本品牌的奶源追溯系统。
要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一个可靠的追溯平台要包括从奶牛养殖、牛奶运输、奶品加工、销售流通等一个相当长的供应链体系。由于分别涉及到了不同的主管部门,其中的协调与组织任务也将相当艰巨。在这里不得不指出的是,消费者对于国内乳业信心的丧失,不仅是针对国内乳品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针对乳业监管部门。因此,这套追溯系统在北京是否能够成功实施,意义重大。
斯普咨询(iCBO)认为,中国乳业正需要一个复兴的契机。但这个契机并非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不断积累和沉淀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赢得消费者认可,树立起国产品牌大旗,这需要国产乳业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品质是产品的核心,品牌是企业的核心,做到这两点,中国乳业的复兴便不远了。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