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 > 新闻

重庆虫奶粉记者评论:惠氏和消费者都没胜利

2012/01/18 10:11     


  惠氏"虫奶粉"的事件到现在算是告了一个段落:消费者不再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惠氏奶粉也可以慢慢挥去"有虫"的阴霾。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但是仔细想起来,其实未必。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我对尚洪生的态度相当理解。尽管在奶粉里面发现了正在蠕动的虫子,但是因为奶粉已经开封,他没有任何手段、任何渠道证明,这条虫子是在奶粉开封之前就存在的。与商家或者商场达成和解,在任何人看来,都是合情合理的。

  从惠氏奶粉的角度来说,这件事情没有了后续报道,过不了多久,这件事情就会像其他的网络事件一样,慢慢烟消云散,惠氏奶粉可以继续以自己高品质的形象示人。

  不过,我认为,这件事情的了结在公众中并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影响是非常消极的。如果今后某一品牌的食品开封之后,消费者发现其中存在不应该出现的物质,甚至是严重影响健康的物质,因为已经开封了,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无法检测。

  我们再站到生产商的立场上来想一想,如果有受到此事"启发"的不怀好意者,恶意往已经开封的食品里面添加某种物品,商家又只能采取"退款"的方式,那么商家也只能吃哑巴亏--还是无法检测。

  我们在采访重庆市工商局食品处处长左勇,和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院长赵国华时,两位专业人士都表示:检测已经开封的食品,是很大一个难题。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因此,我们只能呼吁,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检验手段,再遇见类似的问题,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的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推动商业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作者:重庆虫奶粉跟踪报道者,新华网重庆食品频道 赵伟)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