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致癌事件已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可事故造成的伤痛仍令人股栗胆寒。蒙牛素来以具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自居,并几度成为广大同行的标兵典范,甚至还有幸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可谓是久享盛誉。但在这起事故面前,蒙牛被指极尽遮遮掩掩之能事,绞尽脑汁的推诿责任,并数次声称这起事故实属巧合。蒙牛犯错在前,欺瞒社会在后。众所周知,蒙牛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尚且如此,那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又会如何,以此类推,其他行业莫非也是亦然呢?情况令人堪忧。
有记者调查,从奶牛食用的饲料到奶牛的健康状况,再到各个环节的生产,都有着极其严格的把关措施。但事实证明,这些条文或许未能生效,形同虚设,安全落实成为一纸空文,民众的健康被抛之脑后。自从经历三聚氰胺事件后,民众对购买奶粉一事都显得异常谨慎,对食品医疗事故也习以为常,许多不正常、不健康的社会状况找到了虚伪的理念,理所当然的存在着。
据悉,蒙牛现以将责任推脱给供应商,称悲观来自于供应商监管不严,还擅自驱赶蒙牛下派的监管人员等。记者随后采访了蒙牛旗下的多家供应商,他们一致认为,不排除漏洞是出在饲料喂养环节,但这种概率微乎其微。供应商补充说道,殷鉴不远,三聚氰胺事件早已震碎了国人的神经,我们不敢再步其后尘,绝不会拿过期劣质的草料来喂养奶牛,更不敢用有病在身的奶牛去充当健康奶牛,为此我们启动了专人专职的措施,还特地为每头奶牛建立了健康档案。
双方都各执一词,都不愿承认错误,更不敢承受相应的惩罚。
蒙牛的态度十分清晰,致癌事件首先是小概率事件,在销售之前,蒙牛内部均有科学的检测措施,国家质监局能检测出致癌物质,实属事发突然、十分凑巧而已。问题的缘由并不在蒙牛,而在于生产商的唯利是图以次充好,其中撤销蒙牛下派的监管人员就是铁证。
其实,此次致癌事件的危害绝不可与三聚氰胺并肩,但蒙牛扭扭捏捏的态度让人愤慨不已,这种知错不改的盛气凌人的态度让人无法接受,这与蒙牛平时承诺、宣讲的那套有霄壤之别。
小一杯牛奶可以振兴一个民族,同时可以摧毁一个民族。作为广受公众肯定、寄予厚望的蒙牛集团理应承载民族的梦想,为广大民族企业树立榜样,可蒙牛在此次危机的表象让人瞠目结舌,无疑损害了其良好的形象。希望此次事件能尽快水落石出,给社会一个交代,更是为挽回蒙牛丧失的颜面。
蒙牛致癌事件的结果如何极其后续的表现怎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