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20日电:去逛家居会馆,商家提供的瓶装饮用水里竟然存在一段长约四五厘米的不明植物!这是消费者张女士最近遇到的一件烦心事。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张女士先后五次与纯净水的卖场、监制方——麦德龙红桥店进行沟通,要求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纯净水惊现不明物 消费者维权难
2011年10月1日,张女士在天津市红桥区红星美凯龙家居会馆内某卫浴消费时,饮用了店内因活动准备的瓶装纯净水,随即感觉此纯净水有明显异味,经店内工作人员提醒,发现刚刚开封的纯净水中,竟然存在一段长约四五厘米的不明植物。
经张女士回忆,此不明植物表皮呈褐色,经外观识别可能是某一种植物的根茎部分。回想当天的情景,张女士说:“当时我还以为是个大虫子,发生这种事心里既震惊又愤怒,还有抑制不住的恶心和呕吐,现在想起来还止不住地反胃。”
某卫浴店内工作人员范女士表示,因“十一”假期促销活动的需要,这一批瓶装纯净水是9月30日在旁边麦德龙超市就近购买的,店内现在还留有当时的购物票据。范女士称,当时一共购进了9箱品牌名称为“aka”宜客的瓶装纯净水,瓶身标签处明显标注品牌的监制方是麦德龙超市。张女士认为,此纯净水为麦德龙超市的贴牌产品。
既然是麦德龙超市的贴牌产品,又是从麦德龙超市购买的,某卫浴店内经理及工作人员范女士事发当晚就找到麦德龙超市的售后服务部门,“顾客是在我们店内饮用我们准备的纯净水出现问题的,我们凭良心应该为顾客查明真相讨一个说法。”范女士表示。
“售后部门当时回复说,可以给两瓶红酒作为赔偿。”张女士告诉记者,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而且麦德龙方面表示,这种问题以前也曾多次出现,解决方式不外乎是给消费者部分经济赔偿。而超市这样处理问题的态度让人难以接受。
2011年10月3日,张女士再次和麦德龙交涉,并提出赔偿道歉要求,要求麦德龙最晚在10月8日前给予答复,“但麦德龙以10日开会请示为由,表示会在10日给出答复。”张女士说。
2011年10月10日晚,麦德龙售后主管给张女士打来电话,表示公司愿意赔偿200至500元。面对麦德龙这种解决方式,张女士立即表示,经济赔偿可以不要,但是麦德龙就此事要做一份书面道歉。
2011年10月11日下午,张女士在麦德龙店内和值班经理刘女士进行协商,刘女士代表公司表示麦德龙没有先例,不会做出书面道歉,但是可以进行经济赔偿,预计在200元左右。当日麦德龙在这次事件发生后,第一次对张女士所持有的存在异物的纯净水提出质疑,表示,瓶装水已经开封,不能证明此异物是本身就在包装瓶内的,有可能是开瓶后人为放置的。
调解过程 又遇检测难题
因多次协商不成,张女士随后到红桥区西站工商所反映了相关情况,双方在工商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依然未能达成协议,工商所工作人员建议张女士等人次日做产品质量的相关检测,且由麦德龙垫付检测所需费用。并说明如若检测合格,此费用由消费者自行承担,如果不合格,则费用由麦德龙承担。
2011年10月12日上午,张女士打通麦德龙负责此事的江经理的电话,提出双方共同到检测机构对纯净水进行检测的要求。张女士说,“江经理明确表示说麦德龙不同意和我方一起到有关部门进行检测,更不会垫付相应费用,理由是这种做法在麦德龙没有先例。”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张女士致电麦德龙中国上海总部反映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会和天津麦德龙方面了解事情经过,对双方进行调解。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麦德龙只是该款产品的监制方,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麦德龙会和厂家沟通,同时消费者应该直接找厂家反映问题。并强调麦德龙方面的行为绝不是推卸责任。
2011年10月18日,双方再次到西站工商所进行调解,麦德龙方面向张女士等人提供了“aka”宜客瓶装纯净水生产厂家证件复印件,其中包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税务登记证(副本)、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副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此类证件全部是以复印件的形式出示,没有出示原件。
据了解,“aka”宜客品牌的生产商是武汉华电饮料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事发后消费者在网上搜索该厂家信息时无意中发现,早在2011年4月,天津市工商局就因该产品质量不合格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并公开曝光。面对被查出的品牌产品为何再次悄然上市的疑问,工商部门表示,对于不合格产品,工商部门只对同一批次产品进行处理。
此次调解后,张女士向工商部门提出第三次调解,麦德龙方面表示,不接受第三次调解的提议,这次事件已经申报给麦德龙上海总部全权处理。并一再表示,出现问题的纯净水购买方是某卫浴卖场,麦德龙方面只与某卫浴工作人员进行交涉,并承诺,在本周五前提供所有相关证件的原件。
超市负责人:产品已开封 消费者检验是自由
记者随即拨通了麦德龙超市江经理的电话,江经理表示,关于这一事件,目前麦德龙方面查明的情况是,已经出售的“aka”宜客瓶装纯净水,在消费者联系售后服务部门时,已经处于开封状态,所以在没有掌握相关的证据之前,并不能证明不明异物是本身就在瓶内的。况且,长约四五厘米的异物,在纯净水生产、过滤及罐装的流程中,被灌入瓶内的情况不可能发生,概率几乎没有。
江经理还表示,消费者发现这样的问题,去有关部门检测是消费者的自由,麦德龙不会干涉消费者的自由,但不会垫付检测费用。而相关的处理办法麦德龙方面需开会讨论再做决定。(见习记者 田娟 实习生 马梦妍)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