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质量国标颁布 企业期待评级

经营

2012年01月30日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模拟碰撞室主任张晓龙(右一)、“宝贝第一”儿童安全座椅品牌创始人徐立宏(右二)做客中国经济网《幸福生活家·中国婴童行业诚信与责任系列访谈》。中国经济网孙超/摄。

  张晓龙说,新出台的强制法规对儿童安全座椅的材质、零件等都做了相应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儿童安全座椅在动态碰撞情况下的安全性能,有一些明确指标要求,譬如,头部的位移量、胸部承受的加速度的限值,超过一定比例就会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

  “宝贝第一”儿童安全座椅品牌创始人徐立宏与张晓龙同台做客本期《幸福生活家》。对于检测儿童安全座椅性能的两个关键项“位移量”与“加速度”,徐立宏给出了具体解释:

  所谓位移量,用通俗的说法来讲,是指当发生碰撞时,儿童安全座椅里儿童的身体特别是头部,会因为惯性往前移动多少距离。如果过大的话,就意味着儿童的头部或者是胸部就会撞到汽车前座的背从而对儿童造成伤害。

  在因为惯性往前冲的过程中,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系统需要把儿童从惯性里拉回来,但这种系统对儿童的胸部和腹部会有作用力和挤压。加速度就是检测如何让这个力不至于过大,从而避免儿童的内脏受到挤压。

  对于儿童安全座椅强制标准的出台,徐立宏认为,标准主要针对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相当于给出了60分的及格线,及格了就能进入市场,但消费者对儿童安全座椅这种比较新的产品缺少判断和衡量的标准。像汽车行业有五星、四星、三星的CNK(雷达探测器)评级,家电产品有节能一级、二级、三级,消费者可根据这些评判产品的好坏。作为生产商,徐立宏希望能够进一步出台儿童安全座椅的评“星”标准,在目前“60分及格线”的标准基础上,给出90分的四星级标准、100分的五星级标准,这样可以给予消费者更加明确的选择依据。

  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对于很多的家长来讲,他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如果我买了安全座椅到底哪些地方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全?可以不可以讲讲?

  徐立宏:可以。张主任的实验室是做儿童安全座椅的碰撞测试,在碰撞测试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数据,第一个是位移,位移实际上如果我们通俗的说法来讲就是指当你发生碰撞的时候,座椅里面儿童的身体特别是头部,他会往前因为惯性移动多少距离,如果说过大的话就意味着儿童的头部或者是胸部就会撞到汽车前座的背从而对儿童造成伤害。所以位移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是加速度,如果同样用通俗的话来解释,指的是在因为惯性往前冲的过程中安全座椅的安全系统把儿童从惯性里拉回来,但这种系统对儿童的胸部和腹部会有作用力和挤压,怎么样才能让这个力不至于过大?从而避免儿童的内脏受到挤压。这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数据。当然现在有些国家对侧面碰撞也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要求,也就是说当汽车从侧面受到了撞击的时候,儿童的头部和身体是不是也能够受到充分的保护。

  主持人:我觉得作为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除了安全以外还有就是质量的问题,那么安全座椅的质量把关这块有没有一些相关的标准?

  张晓龙: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12月30日,关于儿童安全座椅的生产标准或者是技术方面的质量控制标准已经出台了,现在已经颁布了,成为国家的强制性法规。当然到时候哪个政府部门来主管这个事情可能还有待讨论,最起码在中国国内市场儿童安全座椅像您刚才所说的质量到底行还是不行已经有一个参考的标准。

  主持人:就是说这个标准已经出来了,那么标准具体都表现在什么地方?

  张晓龙:这个标准就是说可能有很多的要求了,包括可能说有对材质的要求,对一些零件总成的要求,最关键的是在做动态的碰撞的情况下安全的要求,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要求,刚才跟徐总提到的是说在做高速碰撞的情况下有一些具体的指标,比如说头部的移动量不能超过多少,胸部受的加速度不能超过多少,超过一定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了,所以这个明确的指标,因为时间关系不能一条一条地再讲,但这个是很规范的,在质量控制方面。

  主持人:像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把相关的信息归纳到法律当中了,我们现在有没有在这方面作出一些努力呢?用法律的一些手段在强制做一些事情?

  徐立宏:我觉得我们可能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刚才我们提到国家有一个儿童安全座椅的强制性的标准已经出台了,那么这个强制性的标准实际上是针对于厂家和零售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座椅不能通过这个标准,也就意味着是不合格的,你不能在这个市场里销售,那么这个标准是针对产品本身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标准你出台了,如何去执行这个标准?如何利用这个标准的工具把这个市场规范好、管理好可能是第二个层面的问题。那么你刚才提到在欧美很多国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是要求消费者在乘车带儿童出行的时候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这是第三个层面,也就是说从法律的层面来规定消费者必须要使用。

  主持人:那就是说现在中国已经从生产商的角度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进行规定,我们现在希望它推进得更快一些。

  张晓龙:因为徐总说的是两个层面,首先是有一个标准来约束产品本身质量行不行,另外一个层面就是说这个产品什么时候必须要强制用,又是一个属于交通管理方面的事情,当然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人的意识的培养。

  主持人:我们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张晓龙:没错。

  ……

  徐立宏: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够借这个平台谈一些我的想法。首先我认为标准出台它只是一个技术层面,更关键的是能不能有一个严格的标准的执行。这样的话才能真正地保证在市场上销售的安全座椅至少是合格的,不可能说因为标准监管的这块地方不太严格使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又流到了市场上,这种危害是最大的。

  第二,就是标准在我的理解中相当于60分是及格线,及格了就能进入这个市场。但消费者对安全座椅这种比较新的产品缺少一种判断和衡量的标准。比方说汽车我们会有CNK,会有五星、四星、三星,我们会根据这些评判它的好坏,就像有一些家电产品有节能的一级、二级、三级,我们其实也希望国家或者是行业或者是专业机构能够出台相关的评级的标准,也就是说60分是起码的线,那么有没有五星级产品比如说100分的呢?或者说有没有四星级的90分的呢?这样的话可以给消费者更加明确的选择的依据,因为有一个权威机构替我把它评了。最后我认为整个社会各界应该对整个安全座椅使用的意识进行推广和教育,甚至尽早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切实地能够把儿童出行安全这件事情抓起来。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