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导读:曾经专属于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导班,如今挤满了银发族,他们围在“快乐公社”课表前,念叨着下周的舞蹈课名额。
这种从“教儿”到“教老”的场景延伸,并非昂立教育的偶然之举,而是这家深耕上海40年的教育机构,顺应市场变化做出的战略选择。当K12业务承压,3.1亿银发人口构成的蓝海市场,正在成为教培企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
外培训“第一股”,为何盯上老年人?
昂立教育前身是1984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勤工俭学中心,2014年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方式注入上市公司,2018年更名为昂立教育,成为A股市场校外培训“第一股”,长期服务3-18岁群体。2022年,面对“双减”后的行业变局,昂立教育明确“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国际与基础教育”四大业务方向,启动业务调整转型;
2024年,公司进一步提出“双曲线”战略,在巩固K12素质教育的同时,以B2B2C模式拓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为后续为切入银发市场埋下伏笔。2025年5月,其孵化的中老年文娱品牌“快乐公社”正式落地。
布局银发市场,昂立教育并非偶然,其背后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首先,K12业务收缩迫使企业寻找新方向。2024年财报显示,昂立教育全年营收12.30亿元,同比增长27.32%,但净亏损却达到了4858.47万元,同比收窄74.14%,寻找新的增长点已成为当务之急。
其次,老年教育市场存在供需缺口。根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数据,全国有超2000万老年人参与线上线下学习,但公立老年大学仅能满足部分需求,市场化优质供给稀缺。
第三,目标用户具备付费能力与意愿。腾讯广告《2024中老年兴趣教育课程营销指南》显示,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月均可支配收入达5119.6元,70%的用户以兴趣爱好为学习动机。
低门槛+多场景,打造银发兴趣班
快乐公社的商业模式围绕“低门槛获客、高频互动、多场景变现”展开。其客群精准锁定在40岁以上的“新银发”群体,这一群体处于退休过渡期或刚退休阶段,拥有更多可支配时间,且对社交、健康、兴趣提升的需求显著。目前已在上海开设2家门店,选址紧邻中老年居民区,通过免费体验课吸引用户,再转化为长期学员。
门店核心产品是月费99元(新人价,原价399元)的兴趣课程会员,分为周中白天班、周末白领班和户外课堂班三种类型。课程内容覆盖书法、国画、中国舞、太极、智能手机-摄影、非洲鼓、电吹管等十余种常规项目,整体课程涉及充分考虑中老年人学习特点。
此外,昂立教育还开设了日语教学点、银发英语课堂和记忆力训练课程。其中,英语与记忆力课程特别安排在早晨时段,并采用“中文拼读+沪语谐音”双轨教学法,有效帮助零基础老年人克服开口难题,提升学习信心。
在基础课程之外,快乐公社还拓展增值服务实现多场景变现。比如与本地生活平台“盛宴壹天聚”合作的一日游活动,定价百元,提供摄影教学、徒步观光与餐饮娱乐等活动;平台自主推出四天三晚的康养旅居营,定价上千元,包含交通食宿和景点门票,形成“日常学习+短期游学”的闭环。
这种由浅入深、由学到游的服务链条,不仅提升了用户黏性与生命周期价值,也实现了教育服务向生活方式的自然延伸。
银发教育,不只是“上课”那么简单?
近年来,不止昂立教育一家,新东方、卓越教育、粉笔等教培企业都跨界参与了银发经济,试图在这个蓝海市场分一杯羹。但银发教育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转变,更是服务理念的重构。与传统教育注重知识传授不同,老年教育更强调社交属性和精神满足。
业内人士透露,成功的银发教育项目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一是课程设计要贴近实际生活需求,二是教学方式要适应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学习特点,三是服务模式要注重情感连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银发教育市场将持续扩大。
根据共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5年,我国老年教育市场规模将突破千360亿元。这个市场不仅需要昂立教育这样的传统教育服务机构,更需要创新型的服务模式。未来可能出现更多细分领域的专业机构,如专注于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健康管理、创新创业等方向的教育服务商。
从教孩子到教老人,老年教育改变的不仅是授课对象,更是对整个教育行业的重新思考。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