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国内外知名IP与餐饮行业的联名合作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市场。从咖啡、茶饮、快餐到烘焙,不同餐饮细分赛道玩家纷纷大胆尝试,与动漫或游戏IP展开合作。这种跨界融合不仅创造了飙涨的营业额,更重塑了行业的营销逻辑。
举例来说,库迪咖啡与《哪吒2》的联名,单日新增会员超50万,联名套餐销量破亿;古茗与《天官赐福》的联名合作,仅国庆期间销量直接拉升至4000多万杯。这种“传统IP+餐饮”的联动的合作模式,不仅盘活了IP,也让不少餐饮品牌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了突破口。
IP谷餐饮的联名热潮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市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消费端来看,以95后、00后为核心的Z世代已经成为消费主力。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这部分消费者不再极力追求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产品背后的IP文化与收藏价值。
从供给端来看,餐饮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传统促销手段边际效益递减,而大热IP自带的流量恰好为餐饮品牌提供了低成本的宣传新途径。例如,茶百道与《时光代理人》的联名让其线下门店销量同比增长210%。这种“IP引流+产品转化”的模式,成为餐饮企业破局的有效手段。
与此同时,成功的联名合作往往建立在精准的用户洞察与深度的资源整合之上。沪上阿姨与《魔道祖师》的合作堪称典范。品牌不仅深入了解IP本身故事,推出定制饮品,更设计了水敏卡、光栅卡等具有收藏价值的限量周边。通过设置不同套餐组合不同周边,品牌精准击中了消费者“集邮式”的消费心理。此外,活动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话题发酵,阅读量迅速突破2亿,线下门店周边库存供不应求,实现了声量与销量的双丰收。
另一类典型案例是必胜客与《原神》的长期联动,品牌从初期的角色主题套餐,逐步升级到推出可互动的AR餐盘——扫描披萨盒即可召唤虚拟角色进行餐桌表演,这种“内容迭代+体验升级”的策略,既保持了IP的新鲜感,又培养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然而,热潮背后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行业隐忧。部分品牌为追求短期流量,过度依赖IP光环而忽视产品本身的品质。部分餐饮品牌推出的联名套餐价格虚高且口味平庸,配套周边产品做工粗糙。对此有不少消费者发出了“商家是来清库存的吧!”等吐槽。这种“重营销、轻体验”的做法,不仅损害了品牌信誉,更透支了IP的商业价值。此外,频繁的同质化联名也让消费者逐渐产生审美疲劳,如何在联名热潮中找到差异化定位,成为企业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从行业长远发展来看,IP与餐饮行业的联名不应止步于短期流量收割,而应朝着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这既是消费升级的必然趋势,也是行业创新的下一个风口。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