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奶农如何摆脱养殖怪圈 专家建议向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方向发展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奶价走跌、国内乳品消费不振等因素直接推动下,一些乳品加工企业限收停收生鲜乳,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卖奶难现象,“倒奶杀牛”时有发生,在广东少数养殖散户也出现了同样现象。我国200万奶农如何才能跳出“倒奶杀牛”乳业魔咒?
据悉,目前广东地区奶企与奶农双方的价格谈判即将结束,奶农可能会接受一定幅度的降价。
养殖怪圈 倒奶杀牛 奶荒牛贵
2008-2009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受消费者恐慌心理影响,全国生鲜乳价格一路下滑,到2009年7月底达到最低点,奶牛养殖效益下滑,直接挫伤了奶农积极性,卖牛杀牛现象严重。
2009-2011
2009年下半年开始,由于需求恢复,生鲜乳价格触底回升,奶业开始恢复性增长。国家出台举措鼓励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乳企加强奶源基地建设,散户奶农面临生存压力。2011年6月,一些乳企以“卫生不达标”为由拒绝收购散户手工挤奶,吉林长春等地出现倒奶卖牛现象。
2012-2014
2012年以来,全国奶牛存栏量大幅减少,“奶荒”严重,原奶收购价格直线攀升。至2014年初,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攀升之近年最高点。
2014-2015
低价进口乳品冲击国内市场。国内生鲜乳平均价格自2014年春节过后进入下滑区间。2015年初由于饲养成本高企,奶企限收甚至停收生鲜乳,青海、河北等地频发散户奶农倒奶杀牛事件。
原因分析
专家指出,奶源过剩、消费低迷是造成“倒奶杀牛”的直接原因,深层原因是奶农与奶企间关系失衡,凸显奶农弱势地位。
“从供需关系看,造成卖奶难的直接原因有两点,一是进口奶粉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奶源总体过剩,二是我国乳制品消费市场低迷,导致需求减少。”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毛长青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际奶价下跌是本轮倒奶风波的根源。国际奶粉价格去年一直在降,已从每吨5万元降至2万元。而通常8吨牛奶才能制成1吨奶粉,1吨牛奶的价格目前大约在5500元左右。这让乳品企业更倾向于采购奶粉作为原料。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