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重庆动漫探索盈利模式 人才缺乏遇发展瓶颈

亲子乐园

2013年01月15日

  昨日,江北区,一动漫企业的创作人员正在创作动画。

  十八大报告摘要: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东部杭州,西部重庆。”这句形容重庆动漫产业的行话,近年来时刻为重庆的动漫人敲响警钟。虽然重庆的动漫年产量长期排名西部第一,但全国动漫行业的竞争已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对质量和盈利模式的比拼,逐渐成为重庆动漫企业破局的出路。

  重庆缺乏动漫精品人才

  在重庆视美动画艺术有限公司,精品人才是总经理刘兴最焦虑的问题。随着动漫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原有80%的人都被淘汰,只剩下20%的精品人才。

  招人,是他每天都在做的事。“我市高校毕业生,50人当中能选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就不错了。”刘兴说,虽然很多高校都有动漫专业,但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很单一。

  其实,四川美术学院早在1996年就开设了动漫专业,输出了很大一批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在杭州、深圳打拼,如今他们已成为行业内高精尖的动漫人才。

  “如果能把这群人吸引回来,重庆动漫的质量肯定会有很大提升。”刘兴说。

  但是,回来的人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华莱传媒集团副总裁庄稀海说,原因很简单,因为与沿海动漫产业发达的城市相比,重庆动漫产业还没有形成文化氛围。

  培养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自然需要文化产业集群,但如果没有人才又如何让产业发展到集群的程度?这似乎成了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大部分企业靠代工赚钱

  “做动漫如果没有强悍的资金后盾,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庄稀海说,动漫是一个相当“烧钱”的行业,一集动画片的制作费就要10万元,但在国内电视台播出,最多也就200元一分钟,几乎不盈利,再加上宣传推广费用,有时做一个项目还要亏。

  刘兴说,目前视美动漫的盈利点主要在动画片的衍生产品,靠玩具授权费一年可以收入几千万,但是这对动漫形象的要求非常高。在国内,能够卖得出玩具的动画片并不多,一年也就20部左右。所以,在重庆能走这条盈利模式的动漫企业非常少。

  在华莱传媒集团,动漫是由旗下的狼影动漫公司负责,但动漫只是整个集团业务的一部分,它不盈利但又不可或缺。

  “动漫是我们的排头兵,通过动漫产品的美誉,帮助我们开拓文化地产。”庄稀海说,这是华莱目前主要的盈利模式。目前在万盛,由华莱参与投资打造的西部动漫城已经动工,预计将在3年内建成。

  他认为,除了这两种模式外,重庆大部分动漫企业,则是通过“代工”来获取收入,“别人拿一个创意来,你负责制作获得加工费,或许一个项目也能挣上千万,但是没有自主品牌,企业怎么能做大?”

  形成产业集群将迎春天

  除了为地产服务外,庄稀海也在思考如何寻找狼影动漫公司新的盈利模式。“我们在用动漫公司的人才做地产动画,在建筑漫游领域开拓市场;另外还在开发APP手机应用软件,通过游戏获利。”他说。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飞告诉记者,最近正在与市场品牌合作,制作有品牌元素的动漫形象,通过广告收入让动漫赚钱。

  王飞是重庆人,今年10月才从深圳一家知名的动漫企业跳槽回重庆的。他说,深圳的动漫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如今已有300多家企业,仅大中型的就有上百家。而在重庆,真正知名的也就几家。如此悬殊的文化氛围差距,导致动漫人的收入差距至少2倍。

  王飞之所以回重庆,是因为看好重庆西部动漫第一的位置,“未来有很宽阔的市场空间。我的目标是让重庆动漫走向世界。”

  庄稀海认为,要做大重庆的动漫产业,需要政府对具有自主品牌的民营动漫企业的扶持,尤其是资金的扶持,“资金问题是民营动漫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导致其不能生产出高质量有知名度的动漫产品以形成品牌。一旦重庆的知名动漫企业数量增加,形成产业集群后,整个产业的春天才真正来了。”

  市文广局产业处处长陶宏宽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制定进一步扶持动漫产业的措施。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