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可遇不可求。作为头部内容生产的行家,米未2017年打算怎么过?
“正经”讲道理的《奇葩说》还没来,它的先导片《奇葩大会》先来了,爱奇艺上线当晚流量便破千万,豆瓣评分8.3。刺猬公社和米未传媒联合创始人CCO牟頔聊了聊不设限的《奇葩大会》和它背后的米未传媒。
只为《奇葩说》选人?那太可惜了!
作为《奇葩说》第四季的先导节目,《奇葩大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找到新一季的奇葩辩手。
“找新奇葩难吗?”
“说实话,在我们接触的圈子里,适合打辩论的人基本上已经被挖掘完了。”
辩论咖的穷尽是必然,但每个选手背后的故事却很独特。如果节目只定位在找辩论人才的话,那就有些太局限了。“今年我们做奇葩大会最意外的是吸纳了一些有故事的人,因为他们让节目气质变得更加灵动,更加贴近年轻人。”牟頔说。
《奇葩大会》由爱奇艺出品,米未传媒制作
所以不难看到,和之前的《奇葩来了》相比,整场奇葩大会淡化辩论色彩,穿插嘉宾演讲,上场的人均以分享故事、经验或观点为主,无论是与导师们聊天侃地的参赛选手,还是畅谈“人工智能”和“跨文化”的李开复与谷大白话,都带点脱口秀的味道。一句话,你可能不是辩论咖,但只要你有“一颗有趣的灵魂”或者“很强的思考能力和表达欲望”,就欢迎到奇葩大会分享。
这样做会不会使《奇葩说》的辩论色彩弱化?牟頔表示,既有趣又有观点的选手晋级之后会接受长时间的培训,以“降低他们在奇葩说的不适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节目少了些“针尖对麦芒”,相应地就会多些纯观点的交流与分享。
节目上线前后,网友热议最多的当属“蛇精男”刘梓晨。
19岁网红刘梓晨,人称蛇精男
一开始看到他出现在预告片里的时候,部分网友就表示“辣眼睛”,纷纷留言质疑:难道《奇葩说》现在也要靠网红来博眼球了吗?晚上十点多,米未官方账号“东七门”在推送的文章里回应了网友的这一质疑:
节目组推文回应质疑
除了新奇葩之外,导师团的扩容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由原先的“马晓康”变成了“何马晓康”。一些网友对何老师的加盟充满期待,也有人担忧这位“主持一哥”与《奇葩说》的气场是否相合。节目第一期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提到了何炅加盟的原因:一是马东的邀请,二是导师团需要一个“温暖的人”。
不过,新奇葩和新导师带来的效果如何,还得要广大网友来检验。
内容生产不设限
去“马东化”不考虑
去年6月,刚成立9个月的米未传媒开了一场以“米未的有趣世界”为主题的发布会,马东在会上首次对外公开了公司的“XYZ轴”内容生态模型。X轴代表米未业务线中最重要的头部内容生产,其中包括《奇葩说》系列在内的4档综艺和刚起步的短视频;Y轴是为内容服务的上下游衍生业务,包括专注艺人经纪的爱米未、专注知识服务的米果文化以及专注趣味电商的米未小卖部;Z轴则是米未传媒的投资布局。
目前为止,米未已经投资了四家专业的内容制作团队——米未旗下子品牌米果文化、果时传媒、米加传媒和一家影视IP孵化团队大脑天宫。
不难发现,2016年下半年,米未在头部内容的生产上遍地开花,推出的几档综艺节目话题感十足,比如《饭局的诱惑》带热了桌游“狼人杀”。从国内综艺节目的五大流行品类(脱口秀、演播室娱乐、偶像养成类、直播互动类和美食类)来看,米未的网综没有明确的品类,也不存在同质化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米未是怎样做节目的开发与创新的?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