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6月30日,欧盟公布了将于2011年7月20日实施的《新玩具安全指令》,如今一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项被称为“世界上最苛刻的玩具技术法规”的实施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尽管欧盟委员会在日前表示玩具出口新规不是为难中国,但是作为欧盟玩具最大进口国,我国玩具出口在这一技术壁垒面前要遭受巨大打击和损失却是事实。然而当这一玩具技术壁垒的实施在所难免时,我国玩具出口企业只有积极的寻找应对的良方才是上策。
玩企应对欧盟新规从玩具检测技术培训开始
相对于现行的指令,《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等方面都作出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要求。而如果新规按时实施,届时我国玩具企业首当其冲要面临的就是检测费用大增。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如果欧盟的举动对其他国家产生“示范效应”,那么也许再过几个月到半年,北美也可能参照欧盟标准提出检测要求,那么这样对我国玩具企业造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面对这样的趋势,显然,仅靠我国玩具企业自身的力量已经不能应对,因此,由我国玩具出口质量监管部门组织的玩具检测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作为我国玩具重要出口基地的义乌市就走在了政府与玩具企业结合应对玩具新规的前列。为应对玩具新规对义乌市玩具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及帮助企业在这一技术贸易壁垒中有更大胜算,义乌市政府部门专门成立了一个玩具质量帮扶专家组,入驻义乌市多家玩具企业,帮助他们应对这个史上最严格、最苛刻的玩具法规,从而使玩具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也为玩具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准备。
应对欧盟新规亟需跨过化学安全门槛
《欧盟玩具安全新指令》致力于保护14周岁及以下儿童的安全健康,与原先的指令相比,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其中变化最大的则是有关化学元素的使用:限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从8种大幅增加到85种,首次禁用致癌、致基因突变、影响生育的物质,还明确了玩具产品应满足REACH指令在内的欧盟通用化学品法规要求。面对这一变化,我国玩具企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在出口中跨过这一化学门槛。
那么我国企业该如何应对日益严格的欧盟限用化学物质法规?有关部门建议:以欧盟玩具化学标准作为零部件采购的主要依据,在产品出口前严把检测关,防止因退货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提高产品设计人员的安全和环保意识,开发生产高品质产品,逐步淘汰低端产品,谨防不合格产品流向国外市场;通过国内TBT专业网站及时了解国外技术壁垒最新动态;对国外标准、法规有疑问时及时拨打“TBT应对110”热线,取得技术壁垒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是我国玩具企业跨过这一化学门槛的关键。
应对欧盟新规企业应加强工艺改进
我国输欧盟玩具企业主要是以贴牌加工为主,少有自主品牌,创新和研发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客户的依赖性高。欧盟新规作为一个“重磅武器”将对我国玩具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这一指标的实施将为出口欧盟玩具企业带来成本的提高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因此,我国玩具企业在解决危机为自己带来的不利影响时,在原材料、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是非常必要的事情:玩具企业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需要提高技术实力,加强工艺改进,调整生产模式;在企业产品生产的同时,注重信息收集、生产环节管理和相关标准制订等方面多下工夫,从而确保产品符合欧盟市场要求,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损失。
我国玩具企业应对欧盟玩具技术新规在企业自身作出努力的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的通力合作。一方面,玩具企业自身应有积极应对的心态,尽早搜集信息、研究对策。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主动帮助企业解读法规内容,有的放矢地指导企业规避风险。同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及时的出台与新指令配套的产业政策,合作制定油漆、油墨、塑料等玩具专用原料的行业标准,联手做好玩具产业链的质量监管,从而使我国玩具产品经得住欧盟新规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