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暑假成家长心病 暑期托管后顾有忧

经营

2010年07月22日

  孩子放暑假,是上班族父母最头疼的时候,“托管”成了家长无奈的选择,“暑期托管”行业便在这种特殊环境下悄然形成。但由于“托管班”的性质很难界定,缺乏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使得“暑期托管”长期处于混乱状态,逐渐成为家长们暑期的一块心病。

  近日,记者先后调查了市区内青山湖小区、子固路、华财大厦等处的6家托管班,目睹了“暑期托管”的诸多隐患。

  现状

  吃、睡、管都让人难以放心

  19日上午,记者来到青山湖小区,对分别名为“阳光文化辅导中心”、“培英文化辅导托管中心”、“小欣欣托管辅导中心”,并排开在一起的三家托管中心进行调查。现状令记者感到担忧。

  四个孩子中午凑一桌打牌

  三家托管的中心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在街道两旁玩耍。他们有的互相追打,有的在大树上攀爬。当记者走进“阳光文化辅导中心”的院子时,眼前的场景令记者震惊,四个孩子竟围坐在门外一张桌子上打扑克牌,旁边还站着几名孩子围观,无论是打牌的还是围观的,都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派头。

  孩子吃饭时无人叫他们洗手

  在一个小房间的门口旁边,一名孕妇正坐在那里给学生批改作业,看到记者进来,她起身上前询问来意。

  听说记者要为侄子找一个托管班,孕妇很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托管班的情况。当记者表示想看看教学环境和伙食情况时,她很爽快地答应了。记者注意到,那些坐在厨房旁边教室的地上,等着吃饭的十多个孩子,个个衣服和双手都是黑乎乎的,直到吃饭时,都没听到老师叫他们洗手。

  记者之后走访的 “培英文化辅导托管中心” 和“小欣欣托管辅导中心”,伙食情况与“阳光文化辅导中心”大同小异。并且,“培英文化辅导托管中心”的厨房里满地垃圾,“小欣欣托管辅导中心”厨房里的菜板上还长了霉。

  几十个孩子打地铺睡午觉

  孩子们吃完中饭后,陆续到房间休息。记者发现,三家托管中心孩子竟是打地铺午休。“阳光文化辅导中心”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地方有限,孩子们午休只能打地铺,有一些孩子会直接睡在课桌上。一般我们会提供席子,枕头和毛毯要他们自己带。小孩都很闹腾,很多都不睡午觉,他们要么玩,要么看电视。”

  老师回家孩子中午没人管

  在子固路104号“旭日教育”的教室里,记者没有看到老师,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正趴在办公室里的桌子上睡觉,托管班教室里的孩子正在嬉戏打闹。一名姓翁的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老师带我们吃完饭就回家了,中午也没人管我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一位正陪着孩子学习的家长告诉记者说:“我是孩子的奶奶,每天中午都要来给孙子送饭。这里的老师带孩子吃快餐,吃完饭后老师都不在,万一小孩摔伤或者跟别人打架,管的人都没有,我们家长哪能放心,每天中午过来陪就是怕孩子出事。”

  在子固路江西文化系统保幼院的“新天地教育辅导中心”,记者看到门卫正在睡觉,便直接从大门走进了进去,把每个楼层都走了个遍之后,都没看到有人询问。几经寻找后才在教室里找到几位自称老师的年轻男女,其中一位告诉记者说:“我们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是师大的学生,租用保幼院的教室办学。”

  对话

  “没有哪个部门来管我们!”

  采访时,当记者表示想看看相关手续和证照,“培英文化辅导托管中心”的张老师告诉记者说:“教师资格证和健康证我们都有,但是不在这里,我们这里的老师身体都很健康,做饭的老师傅都干了好几年了,没生过什么病。而且,现在办托管班的都没有证照,也没有哪个部门来管我们……”

  而在华财大厦的“优学教育”托管班,记者询问其主管是否办理了相关证照时,这名主管说:“我们有省教育厅发的资格证,你看墙上那些照片(与领导的合影),就能证明我们的实力。”但从始至终,该主管都没有拿出他所说的“资格证”。

  声音

  家长:选择托管实属无奈

  对于“托管班”的现状,很多家长都表示,把孩子送到“托管班”实在是无奈之举。由于要忙工作,无法照顾孩子,孩子独自在家又不放心,不得不选择“托管”。

  一位姓李的家长告诉记者:“在选托管班的时候,我考察过好几家,几乎没有一家能让我完全放心,但最后还得选一家,反正终究都是不放心……”

  子固路“旭日教育”托管班那位每天从家里送饭过来的老太太告诉记者:“这里的老师很不负责,我提过几次意见,但是都没有效果。”

  尴尬

  “托管班”的性质很难界定

  昨日下午,针对前期调查的情况,记者采访了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托管班”属于新的社会产物,很难界定它的性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主管的是正常教学管理工作。现在已经放假了,就没办法对社会上这些经营场所进行管理,就好比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样无法管理,除非是公办的学校搞暑期托管,教育部门可以进行有效监管。既然属于经营性质,又是民间的个人行为,应该归主管经营的管理部门来管理。

  记者咨询东湖区工商局时,一位姓熊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托管班的性质现在很难划定,尽管属于经营性质,但按理说是属于教育机构,我们工商管理的范围没有教育行业。”

  市卫生部门则表示,托管班应该是属于教育部门的管理范畴,卫生部门只能针对食品卫生这一块进行管理监督,按照规定只要提供有偿餐饮服务的场所必须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所以只要提供餐饮的托管中心,就必须办理相关证照,如果出现食品安全的问题,卫生部门将严厉查处。

  说法

  律师:出了问题家长索赔难

  针对“托管班”目前存在的现状,江西华特律师事务所徐之春律师从法律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

  徐律师认为,“托管班”这种经营性质比较复杂,既包含了教育的成分,又存在经营的性质。如果是单纯的教育性质,就归教育部门管理;如果是经营性质,则归工商、卫生、税务等部门管理;属于社会团体的话,又归民政部门监管。而“托管班”的经营性质三者兼而有之,甚至还有家政的成分。正是管理机构不明确,导致管理存在漏洞。

  据徐之春律师介绍,如果孩子在“托管班” 一旦发生意外,造成伤害事件,家长索赔都很麻烦。毕竟“托管班”没有取得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主体本身就不合法,只能找实际经办人进行索赔,而他们承担赔偿的能力非常弱,不像合法的企业、公司那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如果有教育部门审核资质,工商部门监管经营,卫生部门监督伙食的卫生……多个部门共同监管,完全可以使“托管班”这一行业规范化,甚至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建议

  多部门联手规范托管市场

  南昌市人力资源管理中心祝振平主任告诉记者:“其实‘托管班’是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如果能组织、规范起来是件好事,可以建议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进行选择性地开办‘托管班’,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家长的担忧,也可以解决众多社会人员就业问题,还能为大学生提供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同时,祝振平表示,既然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劳动部门可以开拓这个市场,尽可能利用好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对人员进行选拔和培训。也希望其他相关的各个管理部门联手,共同来促成此事,让“托管班”不再成为家长的心病。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