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云南去年儿童用品消费投诉七成跟质量有关

新闻

2013年03月15日

  欺诈行为向高额化、名牌化发展

  “少数不良企业铤而走险,欺诈行为向高额化、名牌化发展。”据悉,2012年,我省消费投诉因经营者涉嫌欺诈,消费者得到加倍赔偿的61件,同比降幅为48.3%,2012年加倍赔偿案均数值为1246.3元,同比增幅高达514.9%。

  云南省消协分析称,探究个中原因,首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执法行动逐渐制度化、常态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监管,对不法经营者起到一定震慑作用;另一方面,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当受到商家欺诈时,敢于向经营者提出加倍赔偿的诉求;同时,相关知名企业在商标标识等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部分不法企业制假售假行为成本上升,少数不良企业铤而走险,欺诈行为向高额化、名牌化发展。

  垄断行业“乱收费”致使服务类投诉高

  去年,我省有关社会服务类投诉有52件,同比上升79.3%,在投诉同比上升的服务中位居第三。

  “家政服务公司对员工培训不到位,服务质量达不到预期,还有一些家政服务公司大量出售钟点工预付费卡,但当消费者需要服务时却无法及时提供。”省消协分析,该类投诉还包括搬家公司收费高、服务差、工作人员野蛮装卸、损坏物品等时有发生;部分垄断行业高收费、错收费、不明晰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常为消费者所诟病。

  该类投诉中,省消协通过案例对罗平某房地产公司煤气管道安装问题,以及个旧市广电公司的电视信号问题进行了点名。

  2012年3月16日,个旧市消协接到7名消费者对个旧广电公司的投诉。由于当时广电公司系统正在升级,且被告知无法确定何时才能升级完毕,那些临近缴费期的消费者面临要么选择广电公司新近推出年收费420元的2012红河升级套餐,要么被切断电视信号的尴尬局面。后经个旧市消协介入,广电公司承诺加快升级速度,确保两天后升级完毕,并表示升级期间不切断电视信号,升级完毕后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电视收看资费方式。

  旅游服务投诉最怕旅行变购物

  “部分旅行社擅自变更旅游景点,中途增加自费项目强迫消费,不按合同标准安排食宿,旅游购物次数超过合同约定,旅游购物商品价格太贵、缺斤短两 或涉嫌假冒伪劣,个别导游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不成对游客实施人身攻击等。”省消协称,我省旅游资源丰富,颇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欢迎,但近年来各旅游热 点地区有关旅游服务投诉时有发生,旅游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我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2012年,全国旅游消费投诉2732件,占比0.5%,同比减少849件。

  而云南有关旅游服务类投诉为83起,占服务类投诉的3.2%,同比上升53.7%,投诉涉及的问题包括质量问题31起,价格问题22起,营销合同16起。

  昆明市的旅游投诉则主要集中在珠宝旅游购物方面,主要反映为产品价格虚高、销售手续不规范、宣传与实际情况不符等问题。有些商家存在虚构原价、虚假打折等情况。

  近8成婴幼儿奶粉投诉与质量有关

  2012年在全国、云南省消费投诉中,儿童用品类投诉都被作为了重点提醒。

  中消协称,去年,全国受理儿童用品投诉4038件,同比略有增长,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投诉占69.8%,特别是在婴幼儿奶粉投诉 中,78.2%的投诉与质量问题有关,远高于对其他类别商品的投诉比例。在质量问题中,消费者反映的奶粉中含异物、变质、结块等情况相对较多。在受理的 426件儿童玩具投诉及197件儿童车投诉中,超过一成的投诉涉及安全问题,出现安全问题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比例也远高于对其他类别商品的投诉比例。

  云南省消协称,去年,我省有关儿童用品类投诉共69件,其中涉及质量问题的多达55起,占该类投诉的79.7%,高出今年我省各级消协组织所受 理全部投诉中质量问题投诉67.9%的占比近12个百分点。儿童用品类投诉占全省投诉总量的0.6%,占百货类投诉的1.9%,较去年同期增加6件,同比 上升10%,在投诉同比上升的商品中位居第四。

  消费者反映有关儿童用品类商品问题集中有,一些家长反映所购买的婴幼儿奶粉在保质期内即出现结块、生虫等变质现象,部分小孩食用某些婴幼儿专用 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不良反应,有的少儿使用婴幼儿专用清洁、护理产品后发生身体损伤情况,部分儿童娱乐用品存在安全问题导致幼儿伤害事件发生, 一些家长反映通过网络等远程购物所购婴幼儿商品无质量保证等。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