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形式:先生产,出货时再打日期;打过日期的,用药水涂改
记者实验:药水涂一涂,生产日期几秒就没影
【编者按】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早报“消费维权”系列报道持续关注消费者权益,曝光消费侵权现象,直击行业坑人黑幕,敬请关注。
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开设维权曝光台,如果您是深受其害的消费者,请拨打我们的热线;如果您是知道黑幕的“深喉”人士,期待您的参与。
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是为了让市民判定食品的新鲜程度,防止食用过期产品。然而,一些黑心商家为了减少损失,动起歪脑筋。近日,一位在泉州一家果冻厂工作的员工S先生向本社热线96339曝料称,自己供职的工厂将一些去年生产的没加注生产日期的半成品在今年出厂时打上新的日期,对已标注生产日期的产品则用天那水(俗称“香蕉水”)涂改。
【“深喉”曝料】药水改日期果冻“被年轻”半年
“更改产品生产日期在我们厂是公开的秘密。”S先生自称在一家品牌果冻厂上班,在这行业已工作近10年。本月初,他在工厂三车间的五楼仓库内,看到堆放着已经生产好的半成品。“这些箱子上面都落满灰尘了,是去年生产的。”照片显示,这些产品有可吸果冻和糖果两种,都用纸箱包装好,并贴着一张写有“半成品”字样的纸条。
S先生说,这些是待出货的半成品,都没有标注生产日期,比如可吸果冻,厂里会在收到产品订单后,于出货前添加生产日期。员工会把当日的包装日期打在标签上当作生产日期。
至于糖果,就先用薄膜袋装,等出货时再入罐装箱,做上新的合格证一起放进箱子。一些放在其他车间的库存糖果包装盒也会用更换合格证的方式更改生产日期。
而对于已打上生产日期的果肉果冻库存,员工会用一种叫“香蕉水”的药水将生产日期涂抹掉(香蕉水就是天那水,化学名称为乙酸异戊酯,是一种油漆稀释剂)。涂抹后,再用印码机打上新的生产日期。
S先生说,厂里生产的产品一般保质期为12个月,更改的生产日期短则差两个月,长则差半年以上,但多数在半年以内,“我估计厂里一年更改日期的食品量有三四十吨以上。”
【记者实验】天那水一涂生产日期瞬间消失
昨日,记者从五金商店买来天那水,以及S先生报料的该品牌果肉果冻、条状果冻等果冻和其他铁罐、塑料瓶、纸盒装、塑料装等各种包装的商品进行验证,发现天那水果真“威力无穷”。
该品牌果肉果冻的生产日期印在塑料包装空白部位,一排黑色的生产日期用天那水擦拭后,原本清晰的生产日期立即“消失”。继续擦拭后,光滑的塑料包装上没有一点生产日期的痕迹,原有的包装图案也完全不受影响。条状果冻的生产日期是用金漆喷上,遇上天那水后一样无影无踪。
随后,记者又用天那水涂抹纸盒装食品、塑料瓶装饮料、铁罐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清晰的油墨标识全“遇水即溶”。但纸盒装的食品虽然油墨也能迅速去除,包装盒上的颜料也会同时被抹去变淡,有明显区别。
实验表明,在塑料、金属、防水纸质等质地光滑的外包装上,生产日期均不是天那水的对手,大部分商品的生产日期都可用天那水轻易涂掉。
【部门表态】篡改生产日期严查严办
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管科刘科长表示,企业的类似行为是篡改生产日期,质检部门绝对不允许企业用这样的手法偷梁换柱,蒙蔽消费者。
刘科长介绍,对于大型企业,质监局日常都进行定期巡查和监督抽查。“生产日期是抽查时很关注的一块,要对企业生产的数量、数目、种类对照检查,核定生产日期。绝对不允许企业用过期、不符合标准和日期的产品替换。”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大多数食品外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都采用喷墨式。仅有少数大品牌的食品生产日期是压印或激光喷码的,难以涂改。
据了解,按照《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伪造或者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辨别指南
面对篡改如何火眼金睛
第一步:观察包装,如果包装残破,生产日期模糊不清甚至有重影,那多半是改过的。
第二步:要看生产日期的形状,大多数商品的原装生产日期呈点状虚线,字形纤细但清晰,看上去干净利落,而改过的生产日期较模糊,有的还带着油墨浸染的痕迹;
第三步:可以用手去擦拭,原装生产日期大多牢固,虽然抵不过天那水,但用手、唾液、普通的水去涂擦是难以抹掉的,而改过的生产日期用手指、唾液涂抹容易褪色化开;
第四步:可以和周围的同类商品去比较,原装生产日期多整齐划一、字形一致,而且位置也相同,而改过的生产日期往往各不一样,差异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