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香港限购奶粉禁令持续 乳业股纷创新高

新闻

2013年03月09日

  香港禁止过境客超额携带奶粉,市场对国产乳制品份额扩大的预期反应明显。截至昨日收盘,市场上多只乳制品个股均创出近期新高,其中,伊利股份(29.40,-0.51,-1.71%)则创下历史新高。

  昨日盘面显示,贝因美(34.66,-1.07,-2.99%)、光明乳业(13.47,-0.46,-3.30%)、伊利股份、三元股份(6.54,-0.16,-2.39%)分别上涨5.74%、4.82%、1.42%、0.30%,仅有皇氏乳业(13.33,-0.09,-0.67%)下跌1.4%。从近期股价表现来看,上述个股昨日收盘分别创下自2011年8月、2007年10月、上市以来、2012年6月和2012年5月以来的新高。实际上,从3月1日香港实施奶粉禁令以来,这5只个股上涨幅度明显,贝因美、三元股份和皇氏乳业均上涨超过10%,其中,上涨最多的贝因美4个交易日涨13.83%,而光明乳业和伊利股份上涨幅度分别为8.15%和8.49%。

  国产奶粉替代空间巨大

  “拿到的推测数据是代购奶粉占到婴幼儿奶粉市场近10%的比率。据某咨询机构数据显示,从香港市场进入内地的进口奶粉每月高达300万罐,这一数字相当庞大。即使有一半的消费者重新流回国产乳制品,也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空间。”上海某食品饮料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进口奶粉限购对国内奶粉品牌靠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构成利好。

  据该研究员表示,虽然对婴幼儿奶粉而言,价格并不是消费者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大量消费者通过香港代购而不是直接购买国内商超进口奶粉,还是反映了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另一方面,国内渠道的进口奶粉一贯以高价示人,不会因为市场空间扩大而降价。在此基础上,市场的直观理解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代购市场仍然会流入到国产婴幼儿奶制品。此时,消费者会很认真地对比国产品牌,对企业规模较大、广告影响力较强和事故较少的公司出产的奶粉会有明显偏向。

  同时,国产奶业尤其是一些龙头公司也在奶源多样化和产品结构升级上下工夫。该研究员表示,从近几年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制品避讳的态度来看,证实了重建消费者信心是漫长而有代价的,但部分乳制品公司正在做出努力。伊利股份近期公告拟在新西兰投资11亿元,新建年产4.7万吨婴儿配方奶粉项目,预计2014年6月投产。这实际上可给大型公司调剂不同地区奶源,生产高品质奶粉提供了基础。

  二胎放开传闻成另一诱因

  此外,也另有分析师认为,最近许多涉及婴幼儿制品如奶粉、***的个股都上涨较快,反映了市场对国家将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预期。

  目前,一些较高级别人士的言论表示,出于国家战略考虑,可能会逐步分区域放开目前独生子女的生育政策,这些迹象给市场提供了揣测空间。市场人士认为,包括奶粉在内的婴幼儿用品市场的空间容量可能会在中长期放大,并对相关个股构成中长期的股价支撑。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可能过大估计了水客和自带香港进口奶粉的容量,二胎政策即使放开也只属于中长期利好。

  据了解,目前从香港流入内地的很大一部分奶粉,是通过企业渠道而非现在限制的个人或水客进入内地市场。另外,二胎政策即使出台,短期内公司盈利也不会得到体现。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