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什字某小商品批发市场内,家长带着小孩挑选玩具。
有CE认证的玩具在我国不被认可。本组图/重庆晨报见习记者苑铁力摄
如今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孩子们手中的玩具也越来越多。不过,作为家长,可曾注意过孩子们手中玩具是否有3C认证呢?
昨天,重庆晨报记者来到渝中区小什字新重庆国际小商品批发中心,对儿童玩具进行调查。
家长只关注玩具是否好玩
昨天中午,50多岁的李先生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来到批发中心买玩具。转了一圈,买了近百元玩具,从小汽车到拼装玩具,“他想要什么就买什么。”
李先生说,为孙子选购玩具时,主要考虑的是孙子的感受。玩具上是否含有3C认证、中文标识等信息,从没注意过。玩具是否好玩、是否有益于孩子成长、价格是否公道,是李先生的首选标准。记者随机采访,像李先生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少。
记者随机走进一家门号为8008的店铺。店铺不到三十平方米,各种各样的玩具都摆在货架和地板上。贵的几百元,便宜的十元左右。记者发现,很多价格较贵的玩具都极为正规,在包装上注有3C认证标识,相关资料也一应俱全。
不过,价格相对便宜的玩具却并非如此。在店铺的一个角落,放着一堆塑胶玩具。其中有一款眼睛会旋转的塑料猫,什么标识都没有,更不要说3C认证了。
而在另一家店中,一款名为“绝望的战斗鸡”的塑胶玩具,上面只有一个CE认证。“这些玩具哪还需要3C认证哦。”这家店的店员告诉记者,在这个市场中,不含3C认证的玩具有很多,“没有顾客会留意的。”
三无玩具也摆出来出售
在一款名为“ShrillingFrog”塑胶玩具的标牌上,除了品名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信息。生产厂商、生产厂址、生产用料等信息全无,属于三无产品。
商场中这样的产品还有很多,有些产品甚至连名称都没有。有一款从外形上看是金箍棒的玩具,包装袋上什么内容都没有,只能猜测它或许是一根塑料金箍棒。
“这些玩具进货过来就是这样的。”一位主要销售塑胶玩具的店员称,部分玩具确实没有相关信息,但她说质量没有问题。还有一部分玩具的信息统一写在货箱上。
工商要求问题玩具全下架
下午,记者与渝中区朝天门工商所副所长汤宇一行来到新重庆国际小商品批发中心,在8楼玩具商场,工商管理人员对店铺中的玩具进行了检查。
汤宇在检查执法中,要求相关店铺将问题玩具下架,并贴上中文标识。关于玩具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工商管理人员决定对名为“ShrillingFrog”的无中文标识、无3C认证、无厂商信息的塑胶玩具送往质量监督检验站进行抽样送检。
汤宇告诉记者,如果送检不合格,将对该款玩具进行查扣。如果合格,在确定玩具无3C强制性认证后,将移交质监部门进行处理。
童车、娃娃等玩具无3C认证直接视为不合格
3C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
重庆市电子电器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相关工作人员指出,由于玩具产品主要的消费对象为儿童,其安全、卫生备受关注。而玩具的主要材料涉及塑料、金属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C认证一方面能确保产品安全,另一方面可规范行业秩序,使不合格的小厂面临淘汰,保障正规企业的利益,促进这些企业自行开发和自创品牌。
2007年6月1日起,凡是列入3C认证目录的儿童玩具,如未取得3C认证证书和未标注3C认证标识的产品,可以直接视为不合格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使用。这些玩具包括童车类、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娃娃玩具等。
此外,在部分销售的玩具中,或标有CE认证(ConformiteEuropeenne)的标识,这种认证代表欧洲统一认证,只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质监部门相关人员表示,在我国销售的玩具如标有CE认证,不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