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多品牌乳企违规营销 监管部分或真空

新闻

2013年02月28日

  近日,一份来自国际慈善机构“SavetheChildren”(拯救儿童)的报告直指多个奶粉企业,引发关注。该报告认为,多个乳企违背行业准则,涉嫌鼓励6个月以下婴儿的母亲,使用母乳替代品喂养,其中特别提到,在中国市场也发现了该现象。对此,商报记者昨日多方走访发现,尽管相关乳企多“严于律己”,但部分经销商却钻了空子,仍对6个月以下婴儿奶粉变相促销。

  机构报告:多乳企误导性营销

  据“拯救儿童”的报告显示,在对巴基斯坦国内2400位母亲与1200位专家的调研中发现,在他们接收到的乳品信息中,约有1/3都与“母乳喂养”原则相违背,存在误导性暗示。例如收到赠品,如瓶子、钢笔、奶嘴等。

  “亚洲母乳替代品的市场价值约160亿美元,未来三年还将增长约31%,食品公司正是看中与此。”该机构称,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选用母乳的母亲人数已由2006年的45%,下降到2012年的29%,“这受到了乳企不正当的营销手法的影响。”

  该报告指出,这一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在对中国妈妈的不完全统计中,有40%的调查对象称,曾收到过免费配方奶粉样品,其中有60%的人表示,提供者是婴儿食品公司的代表,还有30%的人称,这些样品由健康顾问提供。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来自中消协的调查称,国内有56.2%的母亲在怀孕或哺乳期间,收到过母乳替代品或其他相关物品。

  昨日,商报记者多次致电这一跨国机构,截至发稿均无人接听。据了解,该机构是在英国注册的一家慈善机构,创始于1919年,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致力于儿童权益的保护工作。

  企业回应:严格遵守规定

  “看到报告后,我们第一时间与该机构进行了联系,求证调查结果,想弄清楚所谓"不正当营销"行为是哪些。但迄今对方仍未给出回应,公司将进一步沟通。”昨日,雀巢中国相关负责人向商报记者透露。

  商报记者在雀巢中国官方网上注意到,在针对0~6个月(一段)产品说明中,明确写到:“母乳喂养提供宝宝最佳的营养和对***的抵抗能力。没有特殊原因,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上述负责人也表示,公司一直严格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国内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全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我们始终积极推进母乳喂养,并通过包装在内的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该负责人称,为支持中国消费者协会严格规范母乳代用品市场销售企业的活动,雀巢还率先签署承诺,并与政府、社会机构和专业团体共同展开了一系列活动。

  与雀巢公司做法类似,商报记者雅培、美素、惠氏等多品牌官网上,都看到了对“母乳喂养”的特别说明,表示这是对0~6个月宝宝的最佳喂养方式。上述品牌的相关人员均明确告知记者:根据国家规定,一段提倡母乳喂养,公司不得进行任何促销活动,也不得赠送样品。

  昨日,达能旗下奶粉品牌多美滋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公司所有的推广和促销活动,均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严禁任何工作人员或经销商进行婴儿奶粉的宣传和促销。“如有违反,我们将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该负责人称。

  美赞臣相关人士则向商报记者表示,“美赞臣一贯遵守当地市场法规,早在2006年就签署了行业自律书。根据相关规定,我们都是通过恰当的市场推广和分销手法,以保护和推广母乳喂养。”

  市场情况:经销商变相促销

  为进一步了解市场实情,昨日,商报记者走访了大坪、杨家坪等多家奶粉卖场发现,一边是企业严格的自律行为;一边却是多家经销商的“变相”促销。

  在大坪某母婴店内,各类品牌的促销信息十分显眼,包括买赠活动、直接减价、配送玩具等。以美素为例,只要出具6~12个月(二段)宝宝的出生证明,便可享受2段奶粉买一赠一活动,买4罐还有玩具车相送。当记者称自己需购买一段时,促销员表示,买一段也可赠送二段奶粉,玩具车可同时享受。“国家规定0~6个月奶粉不可进行任何促销,所以我们不能把这一信息写出来,但你要买还是可以送的。”该促销员称。

  另一洋品牌的促销员则向商报记者介绍,买该品牌一段产品900克,可赠送小装400克产品。此外,每满600、1000、2400元,还有不同等级的玩具相送。“这些活动都可惠及一段产品,国家本来有规定是不可以的,但这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嘛。”该促销员称。

  在对可益多、惠氏、贝因美等多个品牌的走访中,商报记者发现,只要是打出“促销牌”的,均未将一段产品排除在外,只是没用公开标明。

  无独有偶,在大坪某超市内,尽管多美滋奶粉的促销信息上明确写着该活动“一段除外”,但当商报记者表示购买数量较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经过向公司方面申请,买一段也可获得该赠品。

  昨日,商报记者也在店内随机询问了多位妈妈,家住杨家坪的准妈妈喻小姐表示,自己打算母乳喂养,所以暂未关注奶粉信息,然而自己每次去医院做孕检时,总时不时收到相关奶粉产品宣传。无独有偶,家住大坪的李先生也表示,宝宝现在4个月,起初去商店咨询时,店员虽表示母乳喂养是最好的,但也有个别促销员宣称,可采用母乳与奶粉混合喂养的方式。

  除实体店,商报记者在个别电商网站上也看到了明文促销信息。例如在京东商场,美素一段900克标价为261元,“多买优惠”的字样很是显眼,购买2件的单价则为238元。德国品牌喜宝也采取相同做法,如果2件一起购买,每件可节省20元。而在当当网上,原标价249元的荷兰原装品牌荷兰乳牛,则打出了150元的惊爆价,并配以“直减”的字样。

  声音

  监管真空

  违规促销长期存在

  商报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对于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母乳喂养的规定,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81年便颁布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规定“不得向公众推销母乳代用品,不得免费派发母乳代用品样本予孕妇或母亲,不得在医疗保健机构内推销上述产品”。而在我国1995年10月1日起执行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中,要求生产者、销售者不得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孕妇、婴儿家庭赠送产品、样品,减价销售产品,以推销为目的,向医疗卫生保健机构有条件地提供设备、资金、资料。违者将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责令停止销售、责令收回所售产品、责令限期改进,或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

  昨日,商报记者致电中国消费者协会,经过对办公室、消指部、新闻部等多个部门的轮番咨询,并未有工作人员能够给出答复。有工作人员称,但这种现象确实长期存在。

  对此,中国消费者保护协会律师团长邱宝昌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等6个部门此前颁布的规定,0~6个月的婴幼儿奶粉是不能促销,也不能公开进行广告宣传。

  不过他也坦言,限制厂商促销奶粉的相关国际公约和法规都没有得以很好的执行。邱表示,目前对违规行为还缺乏可操作性的处罚办法,办法亟待修订和细化,母乳替代品市场促销行为必须受到严厉处罚。

  链接

  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奶粉

  “在美国,医生、政府乳制品行业均甚至联合倡导,1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应食用奶粉。”昨日,著名乳品专家王丁棉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早断奶食用奶粉难以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与母乳的接近程度则是衡量奶粉好坏的标准。”王丁棉还称,我国目前的母乳喂养率只有75%左右,约在五年前,我国的婴儿平均一人一个月消费2罐奶粉,而今已经上升到4~6罐,这个消费水平已经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在2012年,国内0~6个月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增长到430~450亿元,今年也将会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