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i时代报》报道,“4名新生儿月子会所感染轮状病毒”一事,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到底什么时候孕产妇才可以放心挑选月子会所?记者昨天从中国保健协会母婴家庭保健服务专业委员会获悉,保健服务场所的卫生消毒规范已经提交国标委审议,而专门针对母婴服务场所的相关软件、硬件、服务项目的诸多标准,也正在积极起草制定当中。乐观估计,3至5年内有望颁布执行。
46个部门多头监管出了问题“有心无力”
上海宝瑞佳国际月子会所4名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一事被媒体曝光之后,监管部门已经多次上门要求整改。然而,现有的监管体系却没有把月子中心这样的经营机构纳入监管视野,面对问题时,多少有点“有心无力”。
记者了解到,静安区疾控人员前往“宝瑞佳”调查前,曾遍寻执法依据而未果。在月子中心,疾控人员只能“提醒”管理者“加强婴儿健康的监测和照护,加强隔离”。他们带着全套环境卫生监测系统,希望能帮助管理方做防护,却未得到响应,只能作罢。疾控人员说:“月子中心既不属于公共场所,也不是医疗机构,更不需要卫生备案,监管很难入手。”
而静安工商部门也暂时无法认定宝瑞佳月子会所超范围经营,没有办法查处。
静安区卫生部门也想“出力”,但确实超出自身的监管范畴。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对月子会所卫生状况确实缺少管理条款,没有相关标准和规定。月子中心的很多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我们也希望能找到办法,给予他们更加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中国保健协会透露,目前月子会所的行业监管是“多头管理”:执业监管找工商部门,餐饮监管找食药监部门,卫生监管找公共卫生部门,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最多能够对应46个部门,监管盲区难以避免。而行业协会并不是职能部门,如果遇到不合规范的情况,也无权干涉,更无权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