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高价住进会所做月子,图的就是一份专业和贴心。不料,未满月的宝宝却在这里感染上了病毒。在丰厚的利润面前,月子会所打着监管的“擦边球”将母婴安全置之度外。有业内人士爆料,月子会所存在诸多“猫腻”,提醒产妇及家属在挑选和入住会所时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事件】
月子会所因消毒问题致多名新生儿染病
包先生花5万元将妻子和新生儿送往上海静安区宝瑞佳国际月子会所,但一个月不到,新生婴儿就发生拉肚子、呕吐的症状,高烧达38.5℃以上。随即,家长将粪便送往市儿童医院化验,结果显示,宝宝已感染上轮状病毒。随后,包先生在与新生儿家长的交流中,发现就在这家月子会所里,近日已有好几个新生宝宝相继交叉感染上轮状病毒。据了解,当婴儿陆续发病后,该月子会所并未主动告知家长,并称感染源可能来自探视婴儿的家长。
静安区疾控中心疾控人员表示:“这很可能与这家机构的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有关。”
【调查】
寄居宾馆打擦边球
上海市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与专业妇幼保健院和妇产科医院不同,月子会所并非医疗卫生机构,其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为“母婴护理服务”,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隶属于家庭服务业。因此,月子会所在注册时并不需卫生、质检等部门的前置审核,只需在工商部门申领执照即可开业。
记者从工商门户网站查询“上海宝瑞佳国际月子会所”的营业执照,其标明的经营范围为母婴护理服务、母婴用品销售等,但执照上注明“不得从事住宿、餐饮服务”。这项规定就直接促使月子会所和宾馆酒店的“联姻”。根据记者调查,从高档的五星级宾馆,到低档的快捷酒店,上海各大月子会所大多租住在各类宾馆内,“这样就不用再另行办理食品安全许可证、消防安全许可证等。”
护理师大多二十出头
“月子服务是个需要爱心和专业融合的特殊专业。”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黄群表示,无论是对针对产妇的开奶哺乳、排除恶露、情绪疏导、形体修复,还是针对婴儿的五官清洁、***护理、游泳抚触、做被动操,从业人员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关乎母婴健康,需要经过专业培训。
然而,由于目前业内缺乏统一的资质认证,月子会所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妇郭瑛告诉记者,她入住的月子会所里,母婴护理师看上去都只有20岁出头,“感觉还没有我大,自己还是个孩子,能懂什么呢。”
此外,许多月子会所承诺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医疗团队,但是这些资质也同样无从考证。
交叉感染风险随处可见
在月子期间,产褥期妇女和新生儿身上都不同程度存在一些病菌,集中管理便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在妇产科医院里,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极为严格,对接触孩子的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之高。
在记者探访的这家月子中心里,育婴室是一间酒店的原套房,12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安置了近十张婴儿床。在客厅里,两位“护士”和一个育婴师边闲谈边给手里的孩子喂奶,面前的写字台大小的桌子上竟还躺着一个宝宝,没有围栏。黄群还说:“应该给宝宝配备一人一套的洗澡用品,而非共用,婴儿所使用物品也是交叉感染的载体。”
猫腻】
医生专业偷梁换柱
“与沪上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合作,每周一次主任医师巡查指导”,许多月子会所标榜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专业的医护团队,但在医生专业方面偷梁换柱,聘请保健科、乳腺科甚至***科的医生,而不是产科和儿科。
护理人员名不符实
一些月子会所宣称聘请上海一妇婴、国妇婴、红房子等专业母婴保健医院的在职护士,实际上却由这些医院的退休护士“客串”,甚至是聘用在这些医院培训或是见习过的护士。
上岗培训只走过场
由于缺乏统一的从业人员资格标准,月子会所大多采取内部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长、考核项目都由会所自行决定,新手甚至只需出席一两次课,考前给会所500元红包就能速成通过,上岗后直接拿新生儿“练手”。
母婴分离难以监控
强行灌奶、粗暴擦拭、把宝宝当玩具拗造型、甚至作“出气筒”打屁股捏脸蛋……不少月子会所为了“让产妇安心休养”,采取母婴分开管理的模式,给不自律的从业人员钻了空子。
后续收费巧立名目
尿片奶粉份数限制、洗澡游泳额外充值,虽然在入住前与月子会所约定价格,但不少产妇在结账时发现多了好几千元。此外,大多数月子会所规定,如果产妇对服务不满提前退住,则需要缴纳剩余费用的10%作为违约金。
自制秘方平淡无奇
第一周代谢排毒、第二周收缩内脏、最后两周滋养进补……针对产后的不同阶段,许多月子会所号称为产妇调配各种秘制汤水,而这些“养生饮”“月子水”“生化汤”的实质,不外乎是传统的酒酿、豆奶、蔬菜汤等。
推销花样层出不穷
部分月子会所在提供常规服务的同时,会向产妇和家属积极推荐婴儿写真的影楼、满月宴席的酒店、瑜伽瘦身的课程和各式各样的母婴保健产品,从中收取提成或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