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之痛
提及云南白药的多元化发展,绕不开其“大健康”战略规划。据记者了解,云南白药在2011年确立了“新白药、大健康”战略,随后该公司就围绕“白药”品牌纵横拓展,但是其近年涉足日化行业的举动也颇受业界争议。
自2004年跨越单纯药品事业进入日化领域,推出云南白药牙膏,并依靠“大广告、大终端、大品牌、高价位”的操作模式大获全胜,云南白药首次偿到了跨界经营的甜头。但是在趁势介入的药妆领域,却又品尝了市场信息冷淡的苦果,云南白药养元青洗发水、采之汲面膜、千草堂沐浴露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重庆和平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刘彦分析称,药店的消费群体和药妆的消费群体不太具有重合性,内地化妆品销售渠道分布,商场占比达七成,其次是连锁超市,再次是屈臣氏、万宁等个人护理店,之后是电商。
李加楠也指出,日化行业竞争充分,分销渠道与药店等存在很大差异,云南白药在牙膏领域的成功模式很难复制到药妆领域,所以在日化领域表现平平。同时他介绍称,进军牙膏领域是王明辉任云南白药集团董事长初期,探索白药集团创新领域的成果之一,当时的云南白药在消费者中树立了止血和伤科圣药的“刻板印象”,创新转型极为困难,云南白药牙膏是凭借差异性闯出了自己的一片“蓝海”。
云南白药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目前云南白药的营收增速和毛利率跑赢医药行业均速,均是主要受益于白药牙膏继续的高增长。具体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云南白药牙膏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约40%。
谈及云南白药将触角深入到日化行业和旅游行业并不被看好的原因,李加楠表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品牌定位跟产品质量相矛盾,价格高企、质量一般很难让消费者为其“买单”。同时,日化行业饱和的市场竞争度和旅游房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长期处在医药行业而缺乏行业经验的云南白药在资金流风险和市场营销渠道上将难以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