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杭城超市里某品牌一款酸牛奶的平均售价微涨了0.46%,同样在11月下旬出现价格上涨的还有伊利和光明的几款乳制品。有业内人士解释,年底是乳企的销售淡季,价格调整一般都放在这一时间段。
多个国产品牌牛奶涨价
首先传出涨价声的是广东地区的香满楼和风行牛奶。11月中旬,香满楼6款不同规格的鲜牛奶、酸牛奶率先涨价,涨幅约10%。紧接着,风行牛奶公司便通知市内销售网点,部分产品从12月1日起提价,总体提价幅度4%。另外,新希望和光明也在国内部分地区上调了价格。
浙江省物价局价格监测网显示,今年以来一直“按兵不动”的全省鲜牛奶(居民食品集市平均)价格,从11月中旬开始突然提高,11月15日还维持在4.77元/斤,11月25日提高到4.81元/斤,平均涨幅约为0.8%。
今年,美丽健在订户方面开拓了较大的市场,“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提价工作,预计提价幅度在8%-10%,提价时间还在研究当中。”美丽健集团营销总监孙仕军说。
浙江一鸣公司介绍,今年年中就已经在温州、台州和丽水地区对家庭装的鲜奶价格做了调整,其中一升装的从9元/盒提高到12元/盒;两升装的从17元/盒提高到20元/盒。
归因于原料奶和白糖提价
从各乳制品企业提到的涨价原因来看,原料奶和白糖价格的上涨是主要原因。行业内估算,内地的乳企各项成本中,原料成本占60%,包装成本占20%,水电人工税收占20%。原料成本对乳企的影响最大。
孙仕军说,美丽健的原料奶价格从年中的3900元/吨,提高到目前的4300元/吨,广东地区原料奶价格更高,有些已经涨到5000元/吨以上;白糖价格从年初的6800元/吨,提高到目前的8000元/吨左右;加上今年劳动力价格也在提高,去年工资2000元/月,今年提高到2500-3000元/月。
今年以来,饲料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杭州正兴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树生说,奶牛饲料一共有四五十种,分精料和粗料。粗料里常用的玉米秆,以前只要200元/吨,现在一路涨到了460元/吨,精料里的豆粕价格涨得更多。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研究员宋亮认为,从去年开始,乳品企业在原料、包装、人工等方面成本开始上涨,蒙牛伊利在年初进行了一次调价。目前,国内原奶进入供应相对紧张的时期,价格有所上涨,对企业而言,成本有一定压力,但大型企业之前消化部分压力,短期企业不会涨价,然而明年春节过后,可能将有一轮调价。
本地奶源持续减少
宋亮认为,这一轮乳制品涨价,还要考虑到一个供应量减少的问题,这两年国内奶牛养殖破坏严重,奶牛存栏量增长缓慢,部分地区出现大幅下降趋势。奶牛养殖周期长,通常需要3年时间,恢复起来缓慢。所以未来国内原奶供应趋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国内乳品需求每年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价格的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撑。
从杭州来看,这样的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了。11月下旬,杭州市物价局成本调查与监审分局组织专门人员对杭州奶牛养殖业开展成本调查,发现杭州奶牛养殖规模已经从2000年前后的1.8万多头减少到目前的0.8万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