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近日报道《儿童用药“基本靠掰”儿童专用药为何奇缺?》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家长们的热议。记者为此走访我市医院发现,儿童用药过量问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据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每天有数百人死于不良用药,其中儿童占32%。儿童用药缺乏,只标注儿童用法用量为“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的药品说明书无疑为儿童安全用药埋下了隐患。
服药过量的儿童屡见不鲜
日前,5岁的安安因上吐下泻到我市某医院就诊,医生为他开了“胃复安”这种止吐药。说明书注明,“胃复安”每片5毫克,成人1次吃1-2片,1日3次,儿童则每次服用1-2.5毫克,分3次服用。也就是说安安回家后家长需自行把片剂掰开让安安服用。在服用几天后,安安出现兴奋、全身***的情况,后送医发现原来是其父母在每次“掰药”时有意识地加大了剂量。但该药如果超剂量服用可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即***、说话困难等。
记者走访发现,像安安这样,因服药过量而引起不良反应的患儿病例时有发生。药品说明书上“儿童酌减”、“遵医嘱”,甚至根据儿童体重计算用量的复杂“数学题”无疑给儿童用药安全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小儿酌减’是多大的量呢?”记者采访多名家长,他们均表示不知道“小儿酌减”到底如何减。于是,大多数家长给孩子用药也是“靠掰靠蒙”。
儿童用药需更加严格
“以前,孩子一感冒我就按着药品说明书上的用量给孩子服药。但上次我无意中算了一下发现,如果按说明书上以儿童体重折算服用,孩子在50公斤以上,孩子一天服用的药量比成人还要多。”采访中,市民张女士给记者诉说了她的经历。
张女士告诉记者,其子服用的药品说明书上标注,成人一次0.5克,一日三次,一日剂量不超过4克。小儿一日剂量按体重20-40毫克/千克。她的儿子今年13岁,体重却已达到50千克,如果按40毫克/千克计算的话,孩子一天剂量应为2克,而成人的一日剂量才为1.5克,孩子一日的剂量比大人的都多。“说明书上的标注药量看来是有问题,现在想想都后怕,幸亏孩子服药过量也没出问题。”张女士说。“事实上儿童用药更加严格,不同年龄段的人用药都有不同要求。”山大二院儿科副主任王振先介绍,不同时期孩子对***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能力都不同,应该按体重、年龄或体表面积来综合换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特点和具体病情确定治疗方案。“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因为生理特点不同,儿童服用成人药品会损伤脏器功能,即使减量,同样存在风险。另外,我还要呼吁国家加大对儿童用药的开发与生产,给孩子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
利润少,儿童用药产量低
“儿童服药过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如果儿童专用药多一些,这类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李培杰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儿童用药的缺口要一半还多。“儿童用药呈现出品种少、规格少的局面。14岁以下儿童要按体重来计算用量,每个年龄的儿童用药量都不一样,如果针对每个年龄的儿童都有专门的用药是最理想的状态。”
专家们也对说明书上的儿童用量折算方法进行了质疑。李培杰说,每种药品上市前,都要经过大量临床试验,但几乎没有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为新药进行临床试验,所以新药在对儿童的用量进行临床试验时大多采用动物实验,或者按成人的临床试验进行折算,这并不科学。
省千佛山医院小儿内科主任医师姚慧提醒儿童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要避免以下误区:不要自行在家为孩子买药,一定要到医院让医生为孩子诊断用量;不要为让孩子的病赶快好,擅自为孩子加大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