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媒体昨日报道,一个月前,有消费者在其购买的光明“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中,发现配料中含有乳矿物盐。“乳矿物盐是国家规定不能让婴儿食用的。”该消费者说,他查到,2009年卫生部曾发布第18号公告,将乳矿物盐等7种物品纳入新资源食品目录,规定乳矿物盐的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但这款奶酪的食用人群恰恰就是婴幼儿”。
记者翻查上述卫生部2009年的18号公告也发现,文件的确标明“乳矿物盐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据报道,光明乳业公关部张女士对此回应称,该款食品没有安全问题,但为防现有的包装盒让消费者误解,才将该产品全国下架,将更换包装后于10月底重新上市。新快报记者昨日查询光明乳业官网也发现,在其奶酪品项的网页上,未见“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这款产品。在光明乳业官网首页上,记者发现该公司昨日发布的声明,其中提到“按照GB25192再制干酪国家标准,138g(6杯)小小光明宝宝奶酪添加的乳矿物盐(俗称乳钙)符合新资源标准。”
记者昨日致电光明乳业客服了解该产品广东是否有售,得到的答复是不太清楚。而记者也从广州市内百佳、好又多和家乐福等多家超市了解到,均未销售过此款产品。
8月下架昨日发声明引质疑
但随后新快报记者先后致电光明乳业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及其客服热线,得到的回应却与声明有些出入。这位公关部负责人表示,该产品8月就已回收,且在改包装。而其客服热线工作人员则称,此款产品下架原因公司未透露,可能与产品中添加乳矿物盐有关。而至于此款产品广东是否有售,客服工作人员称不太清楚。
新快报记者昨日走访了百佳、好又多和家乐福等多家广州超市,暂未发现此款光明“宝宝奶酪”。有正在购买奶酪的消费者向记者表示,自己一直买的都是进口奶酪,因为觉得国产奶酪生产历史比较短,加上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多,所以都不太敢买国产奶酪。另一在上海生活多年、出差至广州的消费者王先生听说此事后则表示,自己之前曾给一岁多的儿子买过这款产品,但现在光明乳业称回收只是因“包装误导”,令他觉得十分困惑和焦虑。“究竟是哪里误导了消费者为什么不说清楚?会不会让小孩身体受到伤害?还有为什么8月已经回收,昨天才发声明致歉呢?”王先生表示。
光明鲜奶“酸败门”事件引来的质疑声音尚未平息,一款光明“宝宝奶酪”又引来含婴幼儿食品中禁止添加的“乳矿物盐”的投诉。昨日,有媒体报道称,一位消费者反映光明“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宝宝杯)”中有卫生部规定禁止添加的乳矿物盐。而光明乳业昨日发布声明辩称,该产品符合规定。但实际上,该公司早在8月就将这款产品全国下架。而乳业专家也表示,在含钙两已很高的乳酪中再加乳矿物盐提高钙含量,反而会直接加婴幼儿重肾脏负担,影响生长发育。
光明乳业三个月六款产品出问题
●2012年6月15日,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因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学生奶引发呕吐等不适症状。
●2012年6月26日,光明乳业产品优倍渗入清洗液体,随后光明全面下架和回收相关批次产品。
●2012年7月20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布二季度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光明奶油、光明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
●2012年9月8日,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业订户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奶出现酸败。
●2012年9月18日,消费者投诉光明宝宝奶酪产品中添加了卫生部规定禁放的乳矿物盐。
专家称“宝宝奶酪”不宜婴幼儿食用
对于消费者的质疑声,光明并未给出答案。而广东省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营养专家蒋卓勤等昨日却对此表示,这款“宝宝奶酪”最大的误导就在于它其实并不适宜婴幼儿食用。
“乳矿物盐的确是可以加在奶酪里,但是不能加在给婴幼儿吃的食品里。”王丁棉向记者表示,光明虽然称该产品符合再制干酪国标,但不代表这种做法符合其他相关国家规定,如针对婴幼儿食品的一些相关规定。
另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大营养学专家则表示,乳矿物盐属于新资源食品,但大部分新资源食品都不能用于5岁以下的儿童。“一般食物中增加乳矿物盐是为增加钙含量,而奶酪里本身钙含量就已经相当高了。”该专家表示,100ml全脂牛奶中平均含有110mg的钙,而100g的奶酪中差不多含钙720mg。“2岁以下的婴幼儿肾脏还没有发育成熟,无法吸收高蛋白高钙的食物,即使是全脂牛奶中的营养都无法消化吸收,需要兑水才能喝,更何况含钙量高达普通牛奶六七倍的奶酪?在这种情况下,乳企还在奶酪里添加提高钙量的乳矿物盐,真的令人匪夷所思。”这名专家表示。
中山大学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也表示,婴幼儿肾脏未发育完善,如果吃太高蛋白质、矿物质含量的食品,身体根本无法排泄其代谢产物,此时就会从肾脏排走,给肾脏造成过重负担,影响到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