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牛初乳奶粉还在卖市民对牛初乳一知半解(亲贝网配图)
卫生部要求,9月1日起,牛初乳及以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不得添加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日前,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已基本看不到牛初乳奶粉的踪迹,市民对禁令和“牛初乳”概念知之甚少,相比实体店的“冷场”,网上牛初乳制品卖得很是火暴。
只有一种品牌牛初乳粉在售
4日,记者在新华街一家大型超市的婴幼儿食品专柜处看到,货架上的婴幼儿食品琳琅满目,有奶粉、面条、米粉,一款某品牌的牛初乳粉也赫然在列,记者查看其生产日期为2011年4月,仍在保质期内。根据新规,9月1日以前按照相关规定生产或进口的产品可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随后,记者又挑选了几个牌子的奶粉和米粉看了看,在配料一栏中没有发现“牛初乳”字样。新华街另一家大型超市婴幼儿食品专柜销售人员介绍说,我市消费者对牛初乳制品不那么认可,因此超市方面几乎不进这类食品。她也建议说,3岁以下的孩子,不宜吃含有牛初乳的食品,特别是抵抗力差的孩子,吃了容易拉肚子。
市民对牛初乳一知半解
关于牛初乳禁令,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只有两位市民表示知道详情,3位市民称略有耳闻,半数市民坦言从未听说过。对于“牛初乳”的概念,大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牛初乳是母牛产崽后7天内的牛奶,黄黄的,对人特别是婴儿特别有营养。”孙女士说。赵先生认为,牛初乳非常稀少且采集困难,由此推断,市面上销售的牛初乳产品多是在概念炒作,混淆大众视听。“说白了不就是牛奶吗?有宣传的那样神吗?”李女士对牛初乳不以为然。而记者了解到,“牛初乳”是指健康母牛分娩后7天内产出的牛乳。专家指出,奶牛产崽后7天之内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含量比较高,可能影响孩子肾脏发育,增加肾脏负担。
牛初乳制品网上热销
与实体店的冷清形成反差的是,网络销售热火朝天。记者在淘宝网输入“牛初乳”字样,搜出牛初乳营养品达5万余件,其中含牛初乳的婴幼儿牛奶粉达600余件。许多产品都打出了“买三送一”等促销字样。
据亲贝网获悉,多款售价在100至200元的“贝智康”牛初乳幼儿奶粉在网络上开始促销,而天猫的“亨氏”旗舰店内的两款牛初乳粉也给出了“八折”优惠。当记者问及“打折促销的牛初乳产品是否仍在销售时”,亨氏官方旗舰店网络客服明确向记者表示“有货”。
除了国内生产的产品外,部分海外生产的牛初乳婴幼儿奶粉也通过淘宝、海淘等网络“代购”进入国内市场。记者看到,一款450克装、售价150元的“HealthKing康王IQ牛初乳粉(婴幼儿适用)”标称由新西兰直邮代购,目前仍在网络平台销售。而另一款售价300元、900克装的“荷兰直邮代购正品原装进口牛栏婴幼儿奶粉Nutrilon牛初乳”也在销售。
商家热情过度,网友未必买账。牛初乳禁令实施后,许多已在网上下单付款的网友纷纷提出退货。一位网友感叹,自己退货被拒,多桶牛初乳奶粉放在家里不能吃,不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