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 > 新闻

网曝娃哈哈再来一瓶兑奖难 厂家被指无诚信

2012/06/14 17:08     


  打开后发现瓶盖内有“再来一瓶”字样,可是向小卖部售货员提出兑奖时,售货员指了指着招牌上贴着的字条“本店不兑奖,谢谢合作。”询问可以在哪兑奖,售货员很敷衍的答复“瓶子上有厂家地址你去那给你兑”。“我就是上来发泄一下,这是厂家忽悠人?还是经销商忽悠人?还是大家一起组团忽悠人?”近日,网友小妮子在食品频道“天天3·15留言板”中反映了这桩烦心事儿。

  网民反映兑个奖咋这么难

  “瓶盖里明明写着‘再来一瓶’,可是到底去哪里兑奖呢?”提起前几日的遭遇,网友小妮子还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留言中说,夏日炎闷几天前中午,自己在苹果园的地铁小卖部购买了一瓶娃哈哈柚子茶,拧开瓶盖后发现瓶盖上写着“再来一瓶”,知道中奖了,赶忙把瓶盖递给小卖部售货员。

  不料,此举竟惹得售货员不悦,指了指着招牌上贴着的字条“本店不兑奖,谢谢合作。”然后询问可以在哪兑奖,售货员很敷衍的答复“瓶子上有厂家地址你去那给你兑”。抛出来的这句话浇灭了自己的满心欢喜。

  这事儿该咋办?第一次遇上这种事情让她很挠头。她说,自己很喜欢喝柚子茶,以前经常购买,虽然也中过几次奖,但是之前都因为事隔很久才发现就放弃了兑奖念头。可这次是当面在售货员面前拧开发现中奖,就打算兑奖了,却没想售货员是气势汹汹,瓶子上明明写的“在经销点或指定兑奖点进行兑奖”,可就是不给兑,网友小妮子只好默默离开。

  “再来一瓶”明欺暗骗?

  为了探明事情真假,小编亲自分别在北京苹果园地铁站的几个小卖部购买了娃哈哈柚子茶,当问及是否能兑奖时,售货员都表示可以兑奖但是本店不兑奖,需要去找厂家,小编仔细查看过瓶子上标注的兑奖明细,“消费者可选择就近娃哈哈销售点兑奖,本产品限北京地区开展”等字样,更有意思的事,“再来一瓶”并非再来一瓶柚子茶而是600ml的含氧水一瓶,在被问及不予兑奖的原因时,店家无奈地表示:“我们这种小卖部,一共进不了多少货,要是来的都给兑,就没法做生意了。”

  “我们也曾拿着瓶盖到上一级批发商处要求兑换,批发商要么不给兑,要么给兑的是快过期的饮料。”一位姓张的小便利店店主说,他们这种小店进货都靠饮料公司的业务员上门,瓶盖兑换也找他们。

  “今年康师傅冰红茶、绿茶和冰绿茶这些参加有奖活动的饮料卖得都很好,但是现在订货都很困难,业务员说暂时不能兑奖,什么时候能兑再另行通知。所以我也不能给顾客兑奖了。”一位店主这样说道。

  “兑奖难”再次拷问商家诚信

  据了解,为规范各类有奖销售活动,国家工商总局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要求举办有奖销售的经营者,应向购买者明示其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奖金金额、兑奖时间、方式等事项。然而,由于缺少实施细则,这样的规定依然难以完全规范有奖销售活动。“例如谁来监管企业的整个实施过程、企业是否严格按照承诺的赠饮数量回馈消费者,类似问题一直都是法律盲点。”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钟萍说:“在有奖销售法律和监管的真空区,可以看到实施活动的企业是否能够自律,并以诚信对待消费者。”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黎韵认为,零售商不能及时兑现奖品,责任应当在生产企业。“企业应提供给零售商充足的商品,确保有奖活动正常进行,毕竟活动的受益者是企业。促销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手段,做得好,才能达到与消费者双赢的效果。”

  黎韵表示,兑奖难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诚信度,其负面影响是降低销售额,失去已经吸引的消费群体,使得有奖销售活动事倍功半。“既然是通过让利于民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企业一定要信守承诺,取信于民,在诚信经营的理念引领下,将企业做成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黎韵说。

  钟萍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奖促销只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促进销售的同时回馈消费者,使消费者认同企业形象。为此,她建议开展有奖促销活动的企业完善兑奖机制和兑奖渠道,“为了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企业应在活动前期广泛宣传、明确解释兑奖方式和兑奖网点;在活动中应根据需要增设兑奖点,在超市开辟集中兑奖区并告知消费者,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兑奖。”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