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不少家长担心孩子个头发育不足,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医学捷径来帮助孩子长高。目前,市场上宣称能帮助孩子迅速长高的各种生长激素层出不穷,不少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甚至把生长激素当增高神药卖。
生长激素能否起到增高效果?昨天,省中医院生长发育门诊主任董勤表示,生长激素绝对不是保证所有身材矮小的人都能长高的灵丹妙药,盲目使用反而会影响发育。只有特定的矮小症患者,在特定的时期内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才有可能达到长高的目的。她提醒家长,孩子个子矮小并不一定缺乏生长激素,使用生长激素一定要先进行激素水平测验。
央视曝光生长激素被滥用
前不久,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不少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将生长激素当增高神药,开给渴望增高的青少年吃。节目中,9岁的小杰一直个子偏矮,他的妈妈在网上看到某家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介绍,称采用诺贝尔科技增高体系,已让十万青少年成功增高,于是决定带孩子去现场看看,找出矮个的原因。
但小杰妈妈到了现场发现,原来,这家诊所的增高方法就是采用生长激素治疗,这和临床上治疗因生长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矮小症方法一样。随后,护士给小杰测量了身高,9岁的他现在身高是1米29。诊所的医生在得知小杰身高后,就开始建议家长给他注射生长激素。
按照医学界定,身高数值处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健康儿童身高数值3%范围内的儿童,属于矮小身材儿童,医学上称这些儿童身高的平均值为第三百分位数。我国9岁健康男孩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数值是123.9厘米,小杰的身高虽然比同龄儿童的身高标准值135.4厘米要低,但仍然高出第三百分位数值5厘米。因此,小杰的妈妈提出疑问,认为孩子不属于矮小身材,不应该注射生长激素。
在节目里,门诊部的医生既没有要求小杰去作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也没有抽血判定他是否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而是直接让家长支付每天注射激素所需的费用。
9岁宁波女孩差点也被注射
像小杰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前不久,宁波的沈女士带着她10岁的女儿,来到省中医院生长发育门诊,要求专家为女儿检测生长激素水平。
沈女士的女儿小君,在宁波当地上小学3年级,身高1米35,在学校里,她的个头比同龄女生要矮许多。“看着女儿的身高偏矮,我心里既着急又担心,万一以后身高就停留在现在的水平,以后找工作、找对象都会受影响,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沈女士说,后来她就带着孩子,到当地一家专门的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去挂了专家号。
“到了那里,医生给小君测了个身高,说是比同龄儿童矮了10厘米,需要尽快补充生长激素,否则过了年龄,骨骺线闭合,即使用了也没效果了。”沈女士说,当时医生还说至少要用3个月以上的疗程,费用在1万元左右,每个月至少可以长高1—2厘米,打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当时她很心动,但考虑到要连打3个月的针,谨慎起见就带着小君来杭州再作一次检查。
然而,检查结果出来后,沈女士傻眼了,医生说小君体内的生长激素水平处于正常值,根本不需要补充生长激素。至于身高偏矮,可能是由于孩子挑食引起的营养不良导致。
生长激素缺不缺须作专业检测
“在门诊中,我遇到不少像小君一样的孩子,今年到目前为止,就有三四例。”省中医院生长发育门诊主任董勤说,不少儿童生长发育门诊的医生,在没有确诊孩子是否缺乏生长激素的情况下,就劝说家长给孩子多打生长激素,甚至连必要的检查都免了。
她提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科,对523例身材矮小儿童的病因分析显示:生长激素缺乏、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家族性矮小是三大发病原因,其中只有115例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占总数的21.99%,对于后两种类型的矮小症患者,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而来自江苏苏北人民医院2009年的儿科门诊分析报告也表明:150例就诊的矮小儿童中,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只占40%。综合各地儿童身高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约为3%,在矮小症患儿中,只有约30%的患儿得到正确治疗。
“生长激素对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对由生长激素缺乏引发的矮小症有明显疗效。正因为这样,生长激素的作用被人为夸大。有些不适合使用生长激素的矮小症孩子,如果错误使用生长激素进行治疗,不但起不到长高的作用,还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
董勤说,青少年矮小症可能是由于遗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等多种因素导致。因此骨龄偏小或偏大,只能作为能否使用生长激素进行增高的参考依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真正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在全部矮小症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
在正规医院,判断患者是否属于生长激素缺乏症,必须要进行体内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在试验后通过抽血测定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进而得出结论,并非单纯通过骨龄进行判断。
成人滥用生长激素
可致关节变形
董勤表示,即使人体存在缺乏生长激素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骨骺有没有闭合,才能最终判定能否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增高。只有两个条件都具备,补充生长激素才会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如果骨骼已经定型,盲目补充生长激素,反而会适得其反。
“我曾接诊过一些服用某种增高保健品的成年人,不但没有长高,手指端还出现了不良反应,指关节变得宽大、变形。”董勤说,目前,除了一些门诊部和诊所在滥用生长激素以外,一些网站也在大肆销售所谓的增高保健品。这些产品有的标榜使用后能至少增高3至5厘米,有的则声称在25岁前还能长高。“消费者服用这类增高药品和保健品后出现不适症状,很可能就和产品里可能含有的某种生长激素有关。”
●服务
身高低于同龄儿10厘米
就该到正规医院检查
董勤提醒,男孩13岁左右,身高会一下子长高,一年可长高十多厘米,之后慢慢减到一年两三厘米。如果是6到8岁的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10厘米,或者一年生长低于5厘米,就该就医了。
另外,婴幼儿期(3岁以下)生长速度小于7厘米/年,儿童期(3岁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4至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度小于5.5至6.5厘米/年,就是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要到正规医院的小儿内分泌生长发育专科门诊检查。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