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2日消息:“六一”儿童节到来,又到各色儿童用品大卖时。
近来,本报陆续接到读者反映买到“问题”玩具、“问题”童装等投诉。为此记者展开调查,透析目前儿童用品市场各种“隐患”。
玩具车容易划伤人
读者周先生反映,他孩子今年5岁,一些高智能的玩具也可以接触了。于是,他便在淘宝网为孩子选购了一台遥控车。“看卖家的销量不错,东西也挺实惠的。”读者称,一台鞋盒大小遥控车,只卖200多元。
怎料,东西送来后令他傻了眼,包装一拆便有零件散落,整辆车虽然造型不错,但细节之处问题多多,塑料器件的毛脚边随处可见。“这多不安全啊,孩子皮肤嫩,很容易划伤。”为此,他决定退货,不料对方竟称:“200多元买这么大一辆遥控车,你还想有多好?”无奈之下,周先生只得自己“吃进”。
对此,专家建议,在购买玩具时,最好眼见为实。如今网络销售增多,消费者往往只看价钱,却忽略了商品的实际质量,有时甚至会被卖家所谓的“高销量”迷惑。
廉价童装异味扑鼻
无独有偶。读者王女士称,她之前在七浦路逛街,发现一些形似名牌的童装,售价仅是专卖店的两三折。“专卖店都卖四五百元,这里才100元出头,太合算了。”王女士随后选购数件衣服,当时发现挺好的,没想到孩子穿上身就不正常了。
王女士称,衣服给孩子穿上后,没过一天就称身上痒,仔细一看,皮肤上出现了红色斑点。此外,孩子还说,衣服有一股“说不清”的味道。“现在装修房子有甲醛等指标,这衣服也应该有检验标准啊。”王女士说。不过,由于衣服系仿品牌货,上面并没有明确的销售厂家,王女士投诉无门。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每年“六一”前后,质监部门就会对童装、童鞋、童车、玩具等儿童用品进行专项抽查,总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纤维含量的实测结果与标注不相符,或企业未标注纤维含量,或纤维成分表述不规范;此外,还有产品的pH值不符合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
网购童车轮子脱落
此外,童车也是年轻父母关注的重点。年轻妈妈张小姐称,如今的童车价格水涨船高,一般有些品牌的童车,都得数千上万,实在叫人看不懂!为此,张小姐上网选购,在一家评价较高的网店内,选购了一台1000余元的童车,商家承诺两年内免费维修!
童车送到家,一个月下来都还挺好,怎料之后问题频现。先是下雨天推孩子出去转了一圈,遮阳布出现了褪色;更让人担心的是,几个轮子分别出现了松动,一次上下电梯时,左前轮更是掉了下来。“幸好孩子爸爸抓得牢,不然孩子往前一冲,肯定就摔了。”回忆起此事,张小姐心有余悸。
张小姐联系卖家,对方也果真提供了“免费维修”,即邮寄来了2个更换所用的滑轮,需要买家自己安装。“都是塑料的,自己一装上去就裂了,实在让人揪心啊。”无奈之下,张小姐只得认栽,重新选购了一台品牌童车。
为此,专家提示,虽说是儿童所用的车辆,其中仍需要保障一定的安全系数,父母不应贪图便宜,应尽量选购有信誉保障的产品。
儿童用品金属超标
2011年11月到12月期间,绿色和平组织与国际消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网络联合,对我国儿童用品重金属含量做了一项调查。他们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香港五个城市的商场、超市和批发市场上随机购买了500件儿童产品,其中包括玩具、文具以及儿童服饰、水杯等,并使用手持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产品中的6种有害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快速检测。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公布了检测结果。
武毅秀表示,这次检测的第一个发现就是,在这500件产品当中,发现有超过30%的产品,含有至少一种有害重金属。这6种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锑、砷、镉、铬和汞。此外,在有一些产品中,可能同时含有好几种重金属。这样的发现就说明,在一个产品中,可能会同时接触到好多种重金属。
玩具、文具、服装,没有一个领域幸免。这样的调查结果,让人胆战心惊。在寄希望于加强自律、加强监管的同时,家长们也很想知道,应该怎样慧眼识珠,把那三成的有害的重金属规避掉。
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介绍说,这次检测出来的6种重金属可能严重危害神经、血液、免疫、消化等多种人体系统,从而引发疾病,尤其是对儿童影响更大。
因此,绿色和平组织呼吁,政府应该严格限制儿童用品中使用的重金属类物质,对于重金属超标产品更是不能姑息。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包括重金属和环境激素类物质在内的化学品管理,以减少、限制和最终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家长在挑选儿童用品时要注意,尽量避免色彩鲜艳、有异味和刺激性气味的玩具。
买玩具须看
3C
认证
对于儿童玩具,目前国家仅在安全方面出台了法规,并未在质量“三包”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公布的享受“三包”服务的产品名录中也不含儿童玩具,儿童玩具的售后维修主要靠买卖双方的约定和承诺。
针对儿童玩具售后维修难的状况,专家表示,玩具产品有其特殊性,比如对产品耐用性或“人为损坏”的判断,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有明确的界限,这些原因从客观上增加了玩具售后质保的难度。不过,目前我国已对部分儿童玩具实施了“3C”强制性产品认证,消费者购买玩具时,首先应当看一看产品是否具备“3C”标志。此外,消费者最好到正规的儿童玩具经销处购买玩具,并索要发票等购买凭证,了解产品是否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作为商家,应该做好玩具产品的更换、维修的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相关链接】
沪质监抽检儿童用品ZARA、Disney童装上“黑榜”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上海市质监局近期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儿童产品,进行了专项监督抽查,包括童鞋、童车、纸尿裤、童装、玩具等。其中抽查童装93批次,不合格17批次,ZARA、Disney等品牌样品不合格。儿童玩具的抽检合格率为81.25%。
在17批次的问题童装中,飒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ZARA”衬衫纤维含量不合格,上海福翔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Disney”长袖T恤衫pH值不合格。
据悉,人体皮肤一般呈弱酸性,如果服装面料过酸或过碱,就会破坏人体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使皮肤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质监部门提醒,家长在购买婴幼儿服装时,要仔细查看服装标志上是否标有“A类”、“婴幼儿产品”等字样,若是儿童贴身内衣或者夏季服装,还应尽量选购浅颜色的服装。
玩具童装抽检1/4不合格
去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上海市工商局抽查了本市部分超市、商场、购物中心销售的儿童服装80个批次,经检测,20个批次的商品不合格;抽查82批次儿童玩具,经检测有22个批次商品不合格。
其中,童装的主要问题是:7个批次商品的pH值超标;11个批次童装色牢度不合格;6个批次商品纤维含量名不符实。
玩具主要问题是:2个批次的玩具存在尖端。玩具存在锐利尖端或跌落时产生碎片,都可能对儿童造成潜在伤害危险。3个批次玩具存在小零件。小零件一旦被儿童误入口中,极可能造成窒息等危及儿童生命安全的事故。3个批次的包装塑料袋和薄膜不合格。
消保委提醒:
“购买儿童用品安全第一”
随着儿童节的临近,各种儿童用品又迎来销售狂潮。为了避免家长误购劣质商品伤害儿童的事件发生,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醒,各位家长谨慎购买儿童用品。
购买儿童食品:不在无证照商店,甚至流动摊点购买儿童食品,购买散装食品要看经营地及经营者的卫生状况;要查看保质期、生产日期,特别是儿童爱吃的乳制品、饮料等食品要注意是否有完整中文标注的商品名称、厂名、厂址和配料表等内容。
购买儿童玩具:建议不要购买没有3C标志的儿童玩具;体积较小、零部件易脱落的玩具,幼儿一定要避免接触以免误食。
购买儿童服装:不要盲目追求样式,要仔细查看服装的质量和标识,不要购买“三无”服装;不要购买有明显刺激性气味的服饰;新服装会残留对人体有害的细菌及化学制剂,因此买回来的衣服尤其是贴身衣物,一定要清洗后再让孩子穿着。
最后,消费之后,应向经营者索要消费凭证并保留,作为日后维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