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童装质量问题频发 企业或受困检测标准

童衣童鞋

2012年06月11日

  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国家质监总局抽检了200种童装产品,不合格率为13%。而北京市消协发布的婴童服装比较试验结果则显示,超过三成的被检样品存在质量问题,其中派克兰帝、丽婴房、Mothercare等知名品牌“榜上有名”。据本报记者了解,这些不合格童装产品“落马”的主要原因在于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及耐湿摩擦色牢度超标等。

  从表面上看,国家质监总局对童装抽检的官方统计数字比较“乐观”,但是《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轻松。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童装产地,在近几年的童装检查中,曾经出现过近50%的不合格率。其中知名品牌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派克兰帝)分别被北京市消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检出产品的色牢度、pH值均不合格。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调查了解后发现,由于童装行业利润率低,致使企业追逐利润忽视了质量,而地方有关部门的监管严重缺位,也致使童装质量和安全成为行业老大难问题。

  同一个工厂两种质量

  在国内,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料子,也可以找到与最好料子外观、手感一模一样的料子,但与最好的料子却有完全不同的工艺与成分。

  在此次检测问题产品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知名童装品牌派克兰帝榜上有名。

  近日已忙得焦头烂额的派克兰帝公司不断地接到各地经销商的询问电话,“我们一直在向经销商解释,产品质量是没有问题的。”派克兰帝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然而,一种焦虑的气氛已经在消费者中蔓延。派克兰帝公司不得不在其官网中发布对外声明:“派克兰帝每年生产上万款服装,从面料开采、生产到销售等各个环节,我们严格把控质量关,每款产品均经过国家质量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以后才能上市。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少,包括本款产品的也已通过质检验证。”

  记者了解到,目前派克兰帝已将产品再次送检,以期重新获得消费者信任。“但是,什么时候取得结果,我们还不知道。”派克兰帝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接近3亿儿童,每年还会新增加1000万名新生儿,因此童装的内需增速较快,每年约在24%~25%左右,市场规模也从五年前的不足500亿元,猛增到了现在的1000亿元左右的规模。

  记者了解到,我国童装主要的生产基地集中在广东的佛山和虎门,此外,福建和浙江也有童装产业基地。在这些地方,童装生产的内销与外销往往会存在于一个工厂之内。

  6月初,佛山万鑫制衣厂内机器轰鸣,两百多台机器开足了马力。但制衣厂董事长王晓明却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订单,都是国内企业下的,例如童装50%以上都来自内地企业”他表示,同样款式的童装,内地企业给的价格只有出口的60%。王晓明承认,这种价格上的差距,往往导致了质量上的差距。

  当记者向其查询出口与内销的童装在质量方面有哪些差距时,他说:“你在我们的制衣车间看不到其中的差距。”王晓明表示,真正的差距在上游,而“面料、辅料、印染”等问题都在这些环节。

  “在国内,你可以找到世界上最好的料子,也可以找到与最好料子外观、手感一模一样的料子,但与最好的料子却有完全不同的工艺与成分。除非送去专业机构检验,否则外行人甚至一些从业时间稍短的采购都是分别不出来的。”王晓明表示。

  事实上,在同一工厂内生产出不同品质的产品已经司空见惯。“我们从2005年开始做出口童装,直至2009年出口了几百批次的货物,一次也没有验出有问题,完全符合欧盟标准。”与万鑫制衣厂一路之隔的顺华制衣的老板刘耕之如是说。在他看来,尽管上游行业鱼龙混杂,但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从2009年开始,顺华制衣转型做内销童装后,却先后两次在天津与广州的质检中被列入黑名单。对此,刘耕之表示有些无奈:“国内的商家给出的价钱只有国外的五六成,对于质量问题,他们根本不做要求,那结果就会这样。”

  “现在,童装的行业利润率只有5%到8%,工厂在面料采购的环节上自然是价格越低廉越好。”绿盒子童装总裁吴芳芳向记者表示。

  国内检测监管体系混乱

  童装的质量标准很高,所以正常生产的童装价格不菲;但质检部门监控不力,商家就以次充好,从而使童装的竞争继续在低价位低质量上进行。

  吴芳芳曾经在童装产品质量问题上,吃过一次大“亏”。“有一次,一批产品在采购面料上,我们要求对方出示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对方也出示了,但是当我们把面料加工为成衣后,再次送检却不合格。”

  吴芳芳仔细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面料商提供的检测数据是当地检测部门提供的,报告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而我们的检测数据是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做的,因此更权威。最后,这批产品只好全部作废。”

  中国服装(7.21,0.13,1.84%)协会副秘书长谢青曾直接指出:“我们国家对儿童用品的标准有全面、严格的规定,但是在执行层面上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上的检测机构会为了收费,出示错误的检测报告。”

  吴芳芳还透露,真正能够对童装质量进行要求的多数是国外商家和国内的品牌商。“国内有70%的童装是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到市场的,这些产品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

  “其实,对于批发市场,国家机构也会进行检查,但是检查力度还是远远不足。”吴芳芳表示。

  据了解,对于质检部门的检查,商家也有很多方法可以逃避。“例如每年广州对于童装批发市场的检测就四次,几乎每次都在固定时间出现,一到检查的时候,商家就立马换上质高产品,检查一走马上又换回另一批产品。而即使偶有突击检查查出厂家有问题,厂家也会换一个马甲又可以‘货如轮转’。”王晓明告诉记者。

  在王晓明看来,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检测部门低效以及不作为。“国家对于童装有着很严格的标准”,据王晓明介绍,比如0到3岁的童装甚至有“耐唾液”的要求,但各地真正有能力对童装进行“耐唾液”检测的,也就“几个一线城市的质检部门”。

  于是,游戏规则就变成童装的质量标准很高,所以正常生产的童装价格不菲;但质检部门监控不力,商家就以次充好,从而使童装的竞争继续在低价位低质量上进行。

  相比之下,出口童装的检测则严格得多。“在接出口订单时,严格的客户甚至要求出示香港或者欧美检验机构的报告。”王晓明告诉记者,这个过程是厂家负担费用的。

  “童装中颜色非常多,通常每个颜色的检测就要上千元,一款衣服有时候仅仅颜料检测就要上万元”。此外,生产过程也非常严格,例如在欧盟标准中,对于童装上纽扣松脱也是要求极高,要保证纽扣在70牛顿拉力下拉10秒不掉落。王晓明说,为满足这一标准,衣服的锁定机每两小时就要检测一次,看看模具是否松动。“整个接单过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国内订单与国际订单一比,两者差距非常明显,价格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对质量的监测根本可有可无。”刘耕之表示,外国客户要细化到每一道颜色的检测;但国内客户只要外观、手感、味道没问题即可,“业内叫纯感官检查。”刘耕之透露。

  派克兰帝此次被抽检出质量问题,其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企业自己没有检测机构,但是有专门的部门,将各种可能涉及的原料向国家质监部门送检,每年送检的多达上万个产品。”然而,由于在中国原料采购存在着风险,即每一个原料和辅料的生产都来自不同厂家,因此为了保证整件产品的质量标准,“每一个原料都要送检”。

  此外,各地的检测部门常常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的局面,这也让企业“感到困惑”。

+1

来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