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 > 新闻

澳优奶粉活动:澳优海普诺凯科哺中国行贵阳站

2012/05/23 17:45     


  活动介绍

  2012年,澳优•海普诺凯与北大医学部携手展开“产学研”十年战略研发合作,成立“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并在全国开展“科哺大行动”,与北大科哺专家团一起,走进社区,去到每一个妈妈身边,为妈妈们解答宝宝营养问题,给宝宝营养减负,让宝宝健康成长无负担!

  今天,科哺专家团李永进教授,就来到一位贵阳妈妈家中,为这位妈妈解决宝宝厌奶期问题!

  家访背景

  如何应对宝宝厌奶期——科哺专家到你家

  宝宝发育到4-6月大时,喝奶量开始发生减少,出现胃口不佳情况,这是发育阶段常出现的“厌奶”现象。这是宝宝正常发育的过程,通过一个月左右会自然恢复食欲。许多新妈妈对于宝宝的这种现场,常常表现得手足无措,甚至会采取停止哺乳等方法应对,对宝宝的营养摄取造成影响。那么,究竟妈妈们该如何辨别是否进入了厌奶期呢?而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帮助妈妈们轻松度过这一阶段呢?

  家庭介绍:

  张兴燕是一位初为人母的85后聪慧妈妈,从怀上宝宝开始,就通过翻阅育儿书籍、在线参与育婴课堂等方式,获取了不少专业的母婴知识宝宝也一直成长得茁壮、可爱,成为亲朋争相宠爱的乖宝宝。转眼宝宝就已到断奶期了,张女士尝试使用长辈告知的常规断奶方法,但宝宝仍出现时常哭闹等不适症状。正当张女士及家人为此苦恼之际,幸运地获得了澳优•海普诺凯专家到你家活动名额。

  宝宝姓名:吴昊佩霖(小名仔仔)

  宝宝年龄:4个月

  奶龄:喝澳优有机试用装

  北大科哺专家介绍:李永进教授

  现任北京市营养学会妇幼与学生营养分会秘书长,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营养医学博士后,副教授。一直致力于疾病预防控制教学、科研及控制工作,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人群研究经验,科研成果丰富,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主研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09年以来承担妇幼与学生健康干预项目多项,尤其是在乳母及婴幼儿营养监测方面经验丰富。近年来发表相关营养、医学论文20余篇。

  5月初,张兴燕通过电话报名的方式,参与“澳优.海普诺凯专家到你家”活动,她向澳优.海普诺凯工作人员这样讲述,“我是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以前工作上遇到的问题,都能迎难而解。但现在面对进入厌奶期的宝宝,却表现得手足无措,我尝试了一些亲朋告诉我的方法,但好像收效甚微,希望澳优.海普诺凯专家能帮助我解决难题。”

  5月19日,为尽快帮助张女士解除育儿焦虑,北大科哺专家团李永进教授匆匆来到她的家中。

  学会辨别厌奶方法

  仔仔妈妈:

  宝宝现在进入到厌奶期,就会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到生长发育,那么有没有辨别宝宝是否在厌奶期阶段的方法呢?

  北大科哺专家李永进教授:

  宝宝发育到4-6个月时,会出现不想吃奶或比原来吃得少的情况,这一时期被我们称之为厌奶期。厌奶又分为生理性厌奶和病理性厌奶,一般生理性厌奶持续时间为2~4周,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而且厌奶期间宝宝精神好,睡眠好,生长发育指数均达标。这个时候,宝宝的舌头碰到东西往外吐的反应也会消失,如果没有适当添加辅食,用小汤匙喂食以训练宝宝的口腔协调功能,宝宝日后可能会只喝奶不想吃固体食物,出现明显的厌食,会营养不均衡。妈妈千万不要因此停止哺乳,只要同时提供软流质的辅食,以保证宝宝的营养供给。

  病理性厌奶大多因为疾病引起,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甚至会长达2个月,一般表现为除了不爱吃奶以外,也不爱吃其他食物,因营养摄入不足而出现身高体重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情况。至于身高、体重和头,本来就是因人而异,不需要跟别的宝宝比较。每次带宝宝看健儿门诊时,医护人员都会测量并记录,不妨将这些数据,对应儿童健康手册上的生长曲线,观察一下是否在正常范围中,若是数值都正常,就可以放心。如若不然,家长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温馨提示:宝宝每天所需的奶量测算方法

  4个月内的宝宝,计算奶量的公式是以宝宝的体重和每天的餐次来计算。

  (体重×120~150毫升)÷餐次/(天)=一餐的奶量

  Example 4个月大的宝宝,体重大约6千克,一天大约喝6餐。

  (6千克×120~150毫升)÷6=120~150毫升/每餐

  科学妙招 搞定厌奶

  仔仔妈妈:

  宝宝厌奶期的不适症状,如若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那么有没有科学的方法来让宝宝顺利渡过这个阶段呢?

  北大科哺专家李永进教授:

  宝宝一旦出现厌奶情况,家长首先就会处于一种比较焦急的情绪状态,甚至由此会产生一些过激方式去处理,这样无疑于会影响到宝宝顺利渡过这个阶段。一般而言,当面对处于生理性厌奶的宝宝们,家长可以通过科学的办法来解决,具体来说:

  第一,改变喂食方式。按照少量多餐的原则,等宝宝想吃的时候再喂食。同时通过消耗宝宝体力的方式,以精力消耗、增强饥饿等方式,引导宝宝主动进食,比如按摩、肢体活动等,都是不错的好选择。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宝宝定时进餐的习惯,并适当控制宝宝的零食,尤其是冷饮和甜食等,会对宝宝的消化道功能造成影响。

  第二,营造进食环境。宝宝用餐环境应该尽量柔和、安静。处于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对外界赶到好奇,如若用餐时有人逗弄他,或者出现吸引他的玩具、声音等,这些都会让他觉得比吃饭更有趣,自然不会进食。

  第三,选择更适合奶嘴洞。

  如果宝宝喝奶少,也有可能因为奶嘴洞太小而导致吸得不顺畅。最简单的办法是将奶瓶倒过来,观察奶水是否顺利地由奶嘴洞流出,通常情况下最佳的速度是1秒1滴,如果滴不出来或太快,都是对宝宝不好的。

  第四,不要常换奶粉。如果发现宝宝不爱喝奶粉,妈妈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对这个牌子的奶粉喝腻了,很容易就忽略了宝宝的肠胃还比较脆弱,急于为宝宝更换其他牌子的奶粉。建议妈妈们参考科学的奶粉转牌办法,并且观察宝宝排便情况,但如果转奶后效果不明显,就最好放弃这个办法了。

  第五,适时添加辅食。宝宝4个月大时,仍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辅食可从稀释的果汁或米粉开始,再陆续加入蔬菜泥和水果泥。但要遵循1次加1种的原则,从1小茶匙开始增加份量。再尝试3-5天后,观察宝宝的状况。如果宝宝出现疹子、便便变稀或表现出不喜欢,建议先缓一阵后,再尝试添加辅食。

  第六,自然应对厌奶。宝宝对家长的心情和压力会产生感受,如若处于焦虑或者强迫宝宝喝奶,他会产生抗拒。建议家长用顺其自然的心态去看待宝宝的厌奶期,更不要为此展开痛苦的拉锯战,只有放宽心才能促使宝宝更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第七,养成规律生活。宝宝睡眠时间充足,利于其养好精力,则会促进食欲增强。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诱发其自然进食欲望。

  温馨提示:常见导致宝宝出现生理性厌奶原因

  1、 如夏季伏天等天气原因会导致宝宝食欲不振。

  2、 上一顿奶吃得太多,宝宝因难以消化会延后吃奶时间。

  3、宝宝对辅食食物产生兴趣,而产生厌奶,可延后到宝宝稍大些添加辅食。

  4、 辅食添加过多,而又不加节制,则会引发宝宝肠胃不消化,进而导致不吃奶。

  5、 辅食口味过重,导致宝宝不喜欢吃清淡的母乳或奶粉。

  6、 水喝得过多或零食吃得过多,导致宝宝肠胃没更多空间容纳奶水。

  7、 活动量少,导致宝宝多余的能力无法消耗,也易导致食欲下降。

  8、 睡眠不好,会影响宝宝的精神,进而引发食欲不振。

  9、 外界环境引发注意力易分散,影响宝宝对喝奶兴趣。

  10、妈妈焦虑会促发宝宝的负面情绪,进而导致进食不佳。

  通过1个小时的促膝交谈,仔仔妈妈的记事本已记录了满满的笔记,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与满意。

  “以医学验证营养,以科‘哺’守护未来”,澳优.海普诺凯母婴营养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将继续秉承科哺精神,于2012年在全国7大城市、100多个中小城市开展科“哺”大行动,通过一系列讲座、家访等活动,向张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们传递科学的婴幼儿哺养之道,全面提升中国家长的科学营养观、育儿观,让宝宝健康成长无负担!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

分享到微博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一键复制
标题链接已成功复制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