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市攸县菜花坪镇大旺村侯家组一家无证照加工果冻、麻辣食品的窝点,现场摆放了大量准备销售的成品及添加剂果冻粉。
“想起果冻生产环境,至今感到反胃。”攸县工商局经济检查大队副队长兰铁河说。这些色泽鲜美,挑战孩子味蕾的果冻居然出自于一家没有任何生产资质的库房内。
这家果冻黑作坊,生产销售持续半年之久,昨日已被攸县工商局正式查封。兰铁河说:“已经及时从湘东大市场追回了20箱仿冒的‘喜之郎’果冻。”
4月16日下午6时,攸县工商局根据群众举报,在菜花坪镇大旺村侯家组一栋废弃粮库内,查获了一家无证照加工果冻、麻辣食品的窝点,现场收缴未售出的成品近一百箱,案值金额4.6万元。
查获63箱仿冒“喜之郎”果冻
当天下午6点,执法人员敲开了这家作坊的大门。这是一间弃用的粮食仓库,整个生产点环境非常简陋,屋顶上结了不少蜘蛛网,其间堆放着63箱成品“喜之郎”果冻,还有5000多个果冻空包装,这些包装从地上依次垒砌至房顶。
最为惹眼的是房中摆放的一台生产机器,另一侧是一台小锅炉,中间散放着多个敞开的大茶杯,里面是色素、增稠剂、香精、柠檬酸、砂糖等原料物品。经营户主龙某交代,这是加工果冻的生产线,只要将这些原料混杂在一起,经过井水搅拌后,呈糊状液体,就成了半成品果冻。然后将其放到锅炉内,加热至40℃以上,待冷却后,再把这些糊状物装入包装盒中,用冒用的商标封口,就成了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的“果冻”了。
“使用这些原料有没有标准?”执法人员询问。“一般凭手感,顺手抓。”现场工作人员说。
“自己不吃,也不给自己的孩子吃”
根据龙某交代,果冻的生产线有三条,原料都是从长沙高桥大市场购买的。然后果冻成品以每箱14.5元的价格销往攸县湘东大市场,而正规厂家生产的喜之郎果冻市场售价为50多元每箱。经调查得知,龙某生产的果冻每箱成本价不足8元。
兰铁河当即撕开其中一个“喜之郎”果冻,吃了一口,“一股糖精的味道。”随后他转身问龙某,“这些果冻,你们自己的孩子吃么?”
龙某显得有些不安,他搓着双手说:“自家生产的果冻,自己不吃,也不给自己的孩子吃。”
300元果冻粉可加工一吨果冻
兰铁河介绍,执法人员现场发现了几包25kg“果冻粉”字样的添加剂,生产厂址在河南,厂商是河南金之源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随后,记者联系了这家食品添加剂企业,接待记者的一名供应商介绍,他们的果冻粉一般是卡拉胶,加上香精和糖做成的,可以直接做果冻。龙某购买的这种果冻粉为25公斤/袋规格的,价格是1000元/袋。
按照这名工作人员的说法,生产一吨果冻只需要8公斤果冻粉,这意味着制造一吨果冻需要的果冻粉价格仅需要300元。
经执法人员初步查证,该食品加工点生产的果冻没有获得生产许可证,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卫生条件差,色素涉嫌超标准添加。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