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工信部、发改委、质检总局三部委牵头的乳品行业项目(企业)审查清理及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工作结束,蒙牛生产工厂全部通过生产许可证换证现场审核,并获得质检部门核发的新生产许可证。相对应的还有国内45%的乳企将面临关门的命运,政府清查力度可见一斑。业内人士指出,借助政府力量,化解企业危机,提升品牌形象是蒙牛频繁进行政府公关的最大收获。
其实,蒙牛公司擅长且热衷于搞政府外交是由来已久,时间回溯到2004年的“投毒案”,正当蒙牛被投诉谣言搅得焦头烂额之际,借着温家宝总理的批复和公安部部长周永康的指示,公安部出动了四省的警力才将此案破获。“得救”后的蒙牛尝到了与政府搞好关系的甜头,近年来更是不遗余力地把政府公关进行到底。
蒙牛擅长“政府公关”
搜索近期关于蒙牛的新闻,政府公关的新闻比比皆是:“4月12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一行来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和林基地”、“蒙牛集团荣膺呼和浩特 ‘优秀旅游景区’称号”、“乳业现代化发展受关注、科技部带队参观蒙牛六期”……不仅擅长与政府官员打交道,蒙牛还特喜欢赞助政府背景的重大活动,早期的有“航天员专用牛奶”、“运动员专用牛奶”、“助力世博”等,近期的有“蒙牛5度荣膺博鳌亚洲论坛唯一乳品合作伙伴”、 “蒙牛牵手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蒙牛牵手国航,成为首都机场国航VIP室唯一指定乳制品。”
蒙牛之所以频频向政府献媚,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来是为了实现蒙牛的“野心”和蓝图。因为有伊利的高平台在前,蒙牛创始人们的眼光自然就不会低了。从成立之日起,蒙牛就把目标放眼至全国乃至世界。为了在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单靠蒙牛自身的团队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蒙牛必须造势,而且是全国范围内的造势,一鸣惊人最好。蒙牛经验丰富的策划者深知,要一鸣惊人,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谁是最好的巨人呢?当然是中国政府了。毕竟在现代社会,政府是社会最大的资源控制者和拥有者,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群众的关注。
不可否认,蒙牛的营销者有“智慧”,借助“巨人”的肩膀,蒙牛实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扩张版图的目标。没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蒙牛能搭上“神州五号”这艘飞船吗?没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蒙牛能成为国家运动员的“专用牛奶”吗?没有良好的政府关系,蒙牛能走进“世博园”吗? ……可以预见在未来,蒙牛还需要借助“巨人”的肩膀,走向世界的舞台。
行业资讯、企业动态、业界观点、峰会活动可发送邮件至xishuinet#qq.com(把#换成@)。
海报生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