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产业网

丁灿辉:卡通时代是否终结?

新闻

2010年02月09日

  “卡通死了!”这是晋江金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灿辉对当下儿童用品产业一个简单而又鲜明的概括。这位从1996年就开始做童鞋产业的70后,经历了“只要是卡通都能卖”的年代,也成为同行中终结卡通形象的第一人。

  “卡通死了”?

  丁灿辉的意思是,卡通形象在孩子们中间,已经无法引起太多的共鸣了。因此,如果再用卡通形象为儿童用品产业铺路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无法得到孩子们的特别关注。

  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儿童及青少年曾经走过的卡通年代。据丁灿辉介绍,2000年之前,国家对进口卡通片进行了一定的限制。2000年之后,进口动画片解禁,相当于全球发展了几十年的优秀卡通片一举涌进中国,吸引了当时的孩子们甚至大人们,看动画片成为一时的潮流,一些卡通形象,如阿童木、奥特曼、蓝猫、米老鼠等深入人心。

  “正因为这样,卡通风也刮到了当时的儿童用品产业上来,几乎所有的童装、童鞋,都用卡通作形象、作品牌。这也是我曾经做过的。但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市场告诉我们,卡通风正在走下坡路,而且一下子滑得很厉害。”

  原因也不难理解。丁灿辉说,从产业发展来说,使用卡通形象的一大问题就是擦边球很多。具有一定品牌的卡通形象,往往需要国际知名卡通公司的授权,“如果没有授权,就是侵权,要么仿冒,所以我们会看到市面上无数的奥特曼、几十只蓝猫,在让人应接不暇的同时,也会觉得过于滥竽充数。”即便是花了一定的代价,获得了授权,经营者会感到“做得越好,风险越大”,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授权就要收回去,或者加大价码”。“主动权总是掌握在别人手中,这就等于是为他人做嫁衣,给别人打工,自己心里总是不踏实。”

  有人说,可以自创卡通形象,但看起来似乎也不那么合算。“首先,要有很强的原创性,另外,一个成熟知名的卡通,需要长年累月的培育,需要投入很多,中间还面临着很多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很难保护,很容易被冒充,而儿童产业千变万化,这中间,同样孕育着风险。”丁灿辉分析说。

  另外,从儿童的性格来分析,已经风行了几年的卡通形象和卡通代言,也该偃旗息鼓了。“儿童总是好动的,新奇的,兴趣很容易发生转移。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早熟,想法也跟以前大大走样了,比如,现在的孩子,相比卡通片来说,可能更喜欢网络游戏。”

  “卡西龙”之路

  和晋江陈埭很多做鞋人一样,丁灿辉很早就踏入了这个行业。从1993年开始做成人鞋,1996年转入做童鞋,丁灿辉的创业经历了第一波低潮。“应该说,当时没有很好地抓住机会吧!整个大人鞋的产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规模上说,我们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我找到了一个最合适我们的细分市场———童鞋。尽管利润比较薄,但产业发展相对空白,竞争也小很多。和很多有此想法的做鞋人一样,我们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于是,1997年,“卡西龙”童鞋品牌诞生了,定位于运动童鞋。

  丁灿辉不愿过多渲染的是自己曾经走过的卡通和童星代言的年代,“做我们其实都在做,但这些并非是我们的品牌个性所在。”在2004年~2006年间,也是卡通风最盛行的年代,丁灿辉所引领的金威体育得到了日本阿童木、旋风太郎的授权,还采用了知名的童星小叮当。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杨子、《快乐星球》的主持人等做代言人,上央视打广告。从去年开始,丁灿辉开始摒弃卡通形象的做法,专心经营起自己的卡西龙品牌。

  “应该说,这个品牌的定位是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心态的,龙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中国元素。”据丁灿辉介绍说,卡西龙童鞋在沿海地区的销售超过了长江以北,定位于时尚和活力的少年儿童运动鞋,年销量已经超过300万双。

  对于晋江的体育用品产业来说,“明星+广告+赞助”无疑是最常用的品牌推广方式,对于童鞋来说,似乎大多数人走的也是这条通路。“我们晋江的产业,大大小小都用明星,这是可以增加一些品牌的知名度的,但我们业内人士都在说,明星代言和广告轰炸,可能对明星的好处要远远大于对我们品牌的好处。而最近的艳照门和捐款门,说明了人们在关注明星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明星副作用,反而不利于品牌形象。”

  按照丁灿辉的说法,卡西龙正在策划一场营销策略的大变革,希望卡西龙能够走出“明星+广告+赞助”这条已经没有新意的老路。

  儿童俱乐部

  谁也不能否认这一来自中国儿童市场的诱惑。用丁灿辉的话说,中国有超过3亿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只要你在其中占有一定的空间,哪怕是千分之一,就足以吓死人了。

  从批发起家,到主动进入商超,今年起,卡西龙将开始试点自己的专卖体系,主要在长江以南地区,今年内计划开出100家卡西龙儿童用品专卖店,涉及童鞋、童装、儿童配件等。

  卡西龙儿童俱乐部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中。“正因为儿童的性格和大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阶段儿童成长的特性和需要,需要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丁灿辉介绍说,比如说服装,儿童的***对大人来说比较细嫩,容易过敏,童鞋方面,小孩子也需要除臭抗菌抗过敏,其中运用的技术和大人鞋同样会有很大的差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即便是一双小小的童鞋,也可能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

  “目前国内的儿童用品,比如服装和鞋子,都还没有一定的规范,应该说,也很难规范起来。我们通称的童鞋,中间也包括37~42码的大童鞋,它可能本身在生产工艺方面,采用的就是大人鞋的标准。儿童成长经历多个年龄段,我们不可能通通涉及,只能去抓住我们最具竞争的年龄段,并把这一阶段的儿童特性和需要参透。其实,从儿童用品产业来说,品牌之间的差异远远没有成人品牌之间的差异那么明显,大家都从代工和批发起家,现在大家又都开始做品牌,不过这是一条崭新的起跑线,不仅需要我们做出品质,更需要我们做出个性和新意。”丁灿辉如是说。

  丁灿辉语录

  “卡通形象在孩子们中间,已经无法引起太多的共鸣了。如果再用卡通形象为儿童用品产业铺路的话,很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无法形成自己的品牌个性,无法得到孩子们的特别关注。”

  □对话

  成长和回报

  《金三角·老板》:不仅是国家内部行业的竞争,其实,国内的其他行业,比如体育用品行业,如安踏、匹克、361°也将纷纷进军童鞋市场,国际上的,诸如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名牌,也都有了自己的儿童专卖体系,这样的内外夹击,卡西龙将如何面对呢?

  丁灿辉:各行业、各品牌纷纷涉足,说明儿童市场的空间确实很大。一些国内国际名牌,在资金实力和品牌形象方面可能比较强,但正因为儿童用品大大区别于成人市场,要做到专业并不容易。且儿童的身体成长速度很快,导致一般的父母不可能在每一双鞋子、每一件衣服上面投入太多,导致一些高附加值的国际国内品牌能对应的市场就相对小很多。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儿童市场的利润其实很薄的原因,因为利润高了,市场你就做不大。

  《金三角·老板》:说到竞争力,您也认为目前的儿童用品市场,比如我们就单说童鞋,还很不规范,是否意味着这个行业需要一定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呢?

  丁灿辉:从行业的发展来说,这样的行业标准确实是需要的,但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相关的标准,我觉得主要也是因为这样的标准很难制定。每一个年龄段的儿童对鞋子都有不同的性能需要,那是不是说行业要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儿童鞋都作出一个标准?即便有了一定的标准,也未必就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只能在一般的功能上,比如耐磨、耐折、抗菌除臭等方面,尽量去贴近儿童的需要,在款式方面迎合儿童不同时间段的喜好,在质量方面提供保证。

  《金三角·老板》: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您为灾区捐赠了价值近百万的童鞋和配件,这是否和你们企业文化相关?

  丁灿辉:我们卡西龙人倡导的是成长和回报。社会给我们多少成长的机会,我们就会用我们的力量回报给社会。其实,我们这次做的,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卡西龙还仅仅处于发展阶段,力量还比较小,一旦我们发展成熟了,我们还会做得更多。

  不称职的父亲

  专心经营儿童产业的丁灿辉,却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儿子的成长。最形象的就是打电话。即便已经成为年产鞋超过300万双的企业老总,也时时刻刻被电话骚扰。“有时候想坐下来和家人说说话,电话一个接一个,想把手机关掉吧,又怕影响业务的进展,心里会不安。”

  按照丁灿辉的说法,自己和鞋子几乎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小学五年级,丁灿辉和他的7个拜把兄弟被人称作“外线族”,到生产线上去缝鞋线,16岁办厂,第一年赚了一万多块钱,就有点嚣张想要猛干,盲目地扩大了生产线,生产出来的鞋子却没人买,工厂倒闭,丁灿辉只能再到鞋厂去打工,第二次卷土重来,和别人合股办厂,却因为合股人中途退出,二次创业再次以失败告终,直到1996年确定了童鞋路线,丁灿辉才算踏上了一条实路。

  “做产业很累,搞垮了自己不说,也没有很多时间去和下一代沟通,我不是个称职的父亲,我也不希望我儿子以后继续走我这条路。”

+1

来源:

推荐文章